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观察家 > 正文
中经搜索

别让“意见征求”代替了脚踏实地的调查

2011年12月09日 07:17   来源:红网   牛凯

  近日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餐饮消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拟规定农村聚餐超过50人规模备案。(12月7日《京华时报》)

  该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意见》中规定,“今后农村集体聚餐50人以上的,由办理者或承办者将菜单、举办场地、参加人数等内容提前向本村餐饮消费食品安全信息员报告,信息员做好登记,要求办理者或承办者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并报告乡镇餐饮消费食品安全工作站。工作站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必要时可请县级餐饮消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进行指导。”

  虽然我们理解出台《意见》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农村餐饮食品安全,使广大农村群众减少甚至杜绝受到食品危害,但从规定的相关内容看,该《意见》的制定显然缺少必要而充分的实地调研,相关规定也不可能得到有效执行,甚至还会产生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广大农村群众因信息、条件和环境等因素显然更容易受到伤害。在日渐严厉的打击和查处下,一些有毒有害食品已经从城市转移到广大农村,不少城乡集市和乡村商店更几乎成了毒害食品公然的汇聚场所。当前农村确有婚丧嫁娶聚餐的习俗,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不少地方也曾出现过类似严重问题。但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毒害食品本身,即便按《意见》规定能够进行备案登记,乡镇工作人员甚至县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也未必能预防和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因为,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久治不愈,并非单纯监管不力问题,已经成为涉及法治、道德和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社会难题。如果仅仅需要登记和现场指导就能杜绝食品危害,那如今几乎无处不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就不可能如此猖獗。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但在几乎举全国之力尚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寄希望于出台如此《意见》便能扭转自然是痴人说梦。针对突出问题制定决策进行纠正和规范,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手段,但如果在制定之前没有进行必要而充分的调查研究,掌握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准确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那这样的决策无异于盲人摸象。即便在出台前要征求意见,看似体现了民心和诚意,但往往会因为缺乏规范而流于形式。这些缺乏真实情况支撑的决策,也注定经不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如今许多问题之所以各级三令五申依然无法遏制,这种用征求意见代替实地调研的“拍脑袋”式决策方法便是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