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观察家 > 正文
中经搜索

什么叫“卖猪肉卖得最好”?

2011年11月20日 06:56   来源:武汉晚报   

  家乐福是500强企业,但具体干什么,说白了,就是卖百货的。联合利华也是500强企业,具体干什么的呢?简而言之,可以称之为生产卫生巾、洗衣粉的。

  如果一个大学生说,我现在卖猪肉,大家一听,读了大学,怎么去卖猪肉啊。这名同学再说,在家乐福生鲜部,管这个部门,大家一听,不错嘛,500强企业,干的是管理。

  如果一名大学毕业生说,我在联合利华工作,大家一听,不错,世界500强。可要这名学生说,我在卖卫生巾,听者多半大跌眼镜,大学生,好好的怎么卖这个呢?

  最近,北大党委书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北大的学生为什么就不可以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要他卖猪肉卖得最好,修鞋修得最好,种地种得最好,工人当得最好,那一样都是我们北大的骄傲。”我想,这就是北大人的价值观倾向,就北大精神来说,在任何工作上做出贡献都是给母校增光。

  一些舆论批评堂堂北大,不该这么引导学生去卖猪肉,但我觉得,北大书记自己可能也没搞清楚,卖猪肉卖得最好是什么意思,他虽然鼓励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可却明显地有对某些“普通劳动”有落伍的认识。这恰是现在大学教育和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所在。

  卖猪肉如果卖得最好,那显然不只是摊头上抄刀切肉,而可能在中国成立一家最大的食品企业,富豪刘永好,当年就是靠孵鹌鹑蛋起家,并成为卖饲料卖得最好的饲料大王。

  种地种得最好,在当下的中国,应该是袁隆平先生,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当选院士后,照样下田“种地”,今年9月,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926.6公斤,创造了世界杂交水稻史上的奇迹。

  很多人对卖猪肉、修鞋、种地,停留在传统认识,进而对此类工作嗤之以鼻。这当然有把劳动分为三六九等、面子就业的原因,但可以说,这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失败。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目的,是让各行各业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从业者,由此提高行业的服务水平。我国高等教育至今已达到在校生3000万的规模,早在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大众化教育的门槛,但是,这种发展,并没大幅提升传统行业的水平。原因之一,是我们对“精英教育”理解有误。

  精英是什么?待遇更高、工作更好的群体吗?真正的精英,应是有杰出的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平民情怀。精英不是自动享有某种特权,而是有能力从小事做起,成就大业。因此,大学有实行精英教育、职业教育之别,但每个大学生,其实都是社会的普通劳动者。评价他们的,不是外在的身份,而在于他的职业责任和事业贡献。

  大学生毕业时,常受到“创业”的鼓励,以高科技创业梦想,立大志、做大事,其结果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只有1%不到,创业成功率也远低于社会企业创业成功率。

  大学生就业难——如果所有人的目光都瞄准少数光鲜的行业,那么,数倍于以往的大学毕业生要顺利就业根本不可能。

  而如果换个视角,卖猪肉与卖iPHONE实质和技术不是一样的吗?修鞋与设计不能关联吗?作为引领社会变革的大学,这才是更应该承担的责任。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