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有人情味的医生”

2011年11月15日 09:47   来源:千龙网   耿银平

  1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刘琼芳,56年没发生一起医疗纠纷,不让病人多花钱,总让病人身心安。

  医生不仅将患者看做“看病的人”,更是值得呵护和尊重的社会主体;医生不仅给患者提供手术支持,更应提供感情支持。“有人情味的医生”,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免除费用,只要多一些诚挚的微笑、有问必答的解释。看似微不足道,经由医生说出来、做出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患者和家属就是一种饱满的信任和爱戴。

  我们不妨看看刘琼芳创造出的和谐效应:医院里,每当医患发生不愉快,矛盾随时可能爆发时,这位70多岁的老太太一出现, “几个简单连贯的动作下来,多么难缠的病人,一下就平静了”。她就是“灭火器”,因为她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赞扬和心理信任。

  可看看社会现实,很多医生 “太冷”,对患者的问话爱理不理,手术实施方案一点也不和患者沟通。各种救助行为光考虑医院的经济创收,丝毫不顾患者的经济困顿和窘迫。正如卫生部部长陈竺所言:“如今,有多少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能抬头看患者一眼?一旦患者问得过多、问得不专业,又有多少医生能够笑脸相待并耐心解答?”

  他们虽然实施了手术,往往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抑和情绪打击。不要说是医生,就算是陌生的路人,这种“霜化性格”也不利于和谐关系的构建。其结果,一旦出现了一个哪怕是很小的医疗问题,患者就不依不饶。这种不依不饶其实也是内心负面情绪的一种释放而已。

  所以,在诸多医疗改革、医疗投入,还存在诸多难题的今天,为了达成更多的“和谐医疗”,就应该多一些刘琼芳一样的“有人情味的医生”,多撒播一些“人文精神”,医患关系肯定能得到较好的修复。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