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数据不妨看看别人的“脸色”

2011年11月02日 10:43   来源:沈阳晚报   惠铭生
    近日,有不少市民在苹果手机上可以免费查看北京空气质量报告,可这份报告却是来自美国驻华大使馆的数据。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空气质量是“良”或“轻微污染”,大使馆的数据则是“有毒害”。天壤之别的用词,让不少市民疑惑到底哪个才是真的?面对公众的质疑,北京环保局称数据不能看别人的“脸色”,专家则附和:“不要盲目信某国大使馆。”(综合《法制晚报》、《北京晨报》11月1日报道)

    与中美物价相比不同,中美空气质量报告有“分歧”,检测的对象却是同一片蓝天、同一座城市的、同一时段的空气质量,按理说,在科学面前,真理只有一个。北京空气质量好坏,不应有两个不同声音。但事实恰恰相反,美国大使馆的空气监测站记录数据,往往比北京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糟糕得多,以至于产生了各种诧异和不解。

    其实,这没有什么可困惑的,因为双方监测范围和监测对象皆有不同。比如,美国驻华大使馆检测的是一个“站点”的空气质量;而北京环保部门的检测数据则是取自27个检测站点的平均值。再如,美国大使馆根据美国环保署的空气质量指数范围来测量,测量的是“PM2.5细微颗粒物”,就是直径为2.5微米或更小的微粒,而中国政府空气污染指数测量的是“PM10”,即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

    那么,到底谁的检测数据更科学、更权威呢?我相信,公众还是青睐于美方数据的。道理很简单,大而化之的空气质量“平均值”貌似科学,实则充满悖论逻辑。衡量偌大一座北京城的空气质量状况,取多个检测数据的平均值在数学上讲是科学的,但具体到检测地,则未必科学。空气质量是不能平均的,此环境好,彼环境差,二者一平均,就变成”良好”了,这样所谓的“整体水平”岂不是自欺欺人。

    再者,检测依据的标准越低,检测出的空气质量状况相应就越好。相对于美国检测标准,我们的检测标准太低了。比如,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经吸入后能滞留在人体肺部,对人类健康特别有害。但是,我们不列入检测范围,并不等于这些颗粒物不伤我们身体,如此浅显的道理谁都清楚。

    科学不分国界,中美空气质量报告有“分歧”,无损民族尊严与国格。面对分歧,我们应该站在科学立场上,站在民生的角度理性分析,多看看别人的“脸色”,向发达国家的检测标准看齐,有何不好?动辄意气用事,固执之见,拿一些低标准的检测结果聊以自慰,糊弄公众,只能是愚人又愚己。

    虽然,北京环保局声称数据不能看别人的“脸色”,专家引导公众“不要盲目信某国大使馆。”但此前就有专家指出:一些城市的有关方面,有意把一些空气质量监测站设在低污染地区,改变空气污染指数中被衡量的有害物质的组合,把重点放在那些不太普遍的污染物上。像这类检测数据,公众相信才是真正的盲信。其实,目前将PM2.5列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标,技术早不是问题,但就是人为排斥。

    当今,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但悲哀的是,北京环保部门以及有些专家竟然还相当不屑,言之凿凿地说不看别人“脸色”。我们素来不是喜欢讲与国际接轨,喜欢去国外考察、学习人家各种先进经验和做法吗?我们为什么不去虚心学习国外空气质量数据检测的先进经验呢?

    微评论

    @黄健翔:我们不看别人的眼色,看看天空的颜色就够了。大人还好,孩子们这几天问我:爸爸,为什么这几天,天总是不亮啊?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华春grace:到底哪个更科学?晕!有专家说点什么吗?活着的人一呼一吸的事蛮大的,在京城的人当然更要探究了。

    @思者无形:上纲上线,空气还有民族属性。信谁百姓心里都知道了。

    @黑色金光:天气,这跟国家有哪门子关系啊?任何事情都非得套上国家民族外套,有意思吗?

    @作家甄城:谁看谁的脸色啊?老百姓在雾气已经苦苦挣扎了四天了,怎么还要看什么眼色呢?莫非说这话的人不在北京?

    @爱看热闹de俺:北京,17点29分,现在是黑天了,还是下雾呢?求答案……

    @walkingrichard:请公布检测点在哪几个地方!别告诉大伙,你们在八达岭,或者天坛公园里面测!要真实数据,要在人行道上!有人的地方!

    @蒋荣耀:离开北京许多年,怀念那个可以省烟钱的地方。

    @Nirvanah:都觉得北京空气差还都赖着不走,赚钱的时候怎么不关心空气质量?盖高楼大厦的时候怎么没想起节能环保?环境差也是你们这些伪环保人士的功劳!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