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观照"洋骗子"现象

2011年10月07日 13:03   来源:东方网   司徒伟智

  从媒体看到,几家酒吧开业仪式推出的“外籍投资人”激情发言,真相是雇个老外当托、蒙人而已,友人诧异了:“那不是小骗子吗?”

  殊不知,还有大的在后头。比如达芬奇家居作假案里,那几名隐隐约约的西洋合作伙伴;又如义乌小商品市场上,那一大群藉口“赊账”,实属逃账的老外……以致媒体披露,中企每年都因外贸诈骗而损失数十亿美元。

  “不要抱怨''本地有骗子,又来洋骗子,弄不好了'',用不着大惊小怪,其实也曲折映射出繁荣进步嘛。”我如此劝解友人,甘冒“阿Q主义”之讥。

  给出的理由是,从前,可有不远万里来行骗的?大街上你觅得着个老外?我自幼住沪西康定路的弄堂,犹忆五六十年代,家家户户白天大门洞开,孩子们穿梭往来,全不设防。盖在彼时,糊口维艰,家无长物。骗子的职业嗅觉可灵了,绝不浪掷力气的。“白马红缨彩色新,不是亲来强求亲”,他来亲你、缠你,至少表明你告别了一穷二白。

  倒是老外本身也未必富有。所以容易上“洋骗子”的当,一个思想根源在于,认定“外国遍地是黄金”,哪会在乎几个钱。去过外国才知道,那里富人是有,但常人更多,穷人亦不少,座座城市见得到乞丐。记得我那一回夜间抵达伦敦,一清早出门沿着干净而又人迹稀少的大街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觉真好。岂料在100多米开外的大楼下的门洞里,就见着一名露宿的白胡子老人,标准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内心是一阵悸动。

  不能推论,穷辄骗。富得流油,还不是照样骗。君不见,一名好莱坞明星(可想而知“荷包”总归满满),却于超市购物之际偷拿香水?连偷都敢,还在乎骗!所以,一概而论,究属幼稚。凡有人群的地方,必有真伪贤不肖之分,海外亦不例外。冈村宁次从海外来,对我们扔炸弹,白求恩从海外来,为我们救死扶伤——差别不要太大。关键在识人。接客户,谈生意,请睁大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心之官则思”,要有防范思维、戒备心理。有一篇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报道,说到经侦大队为防外商行骗,设立经济案件预警平台。本地经营户只要对外方公司生疑,即可向平台申报,由警方调查后3天内反馈。岂料一天天过去,没有几家上平台申请。终于,几个月后,一个洋骗子卷逃巨宗商品,受骗商户逾160家。惟有1家事前申请调查,看到平台回复的预警信息,赶紧把货拉回。其他的或未生疑,或怕麻烦,免却调查,统统上当。

  有一门新兴学科,叫做被害人心理学。它研究的是人们在遭受侵害的过程中具有何种心理活动。受骗者,直接的心理,林林总总,但是根本的心理,可以归纳为轻信人性。他们淡忘了“经济人假设”告诫的,经济活动主体所追求的是物质利益最大化,甚至可能为此不择手段。古老的“性善论”真有片面性存焉。整日价吟咏“人之初,性本善”,而放弃施行严密规章以防范可能的作恶者,是一种有悖于现代法治思想的迂腐。

  国外对于行骗和受骗的规律性研究都很深入。比如骗子推销时,有“事前激活效应”,即目标由小及大,令你渐渐麻痹,失去警觉;又有“闭店时间效应”,即煽惑“所剩不多,晚了没啦”,让你迫不及待,降低辨别力……如此防骗研究,不少且不辍。反过来,根据反作用力与作用力共生的道理,恰可证其富庶之邦,却也行骗普遍哩。这就再次提醒国人,该警惕“洋骗子”了。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