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人称,2006年至2009年期间,全国共清查出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48405个,保留了4218个项目,总撤销率为97.16%。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实行总量控制,除已批准的保留项目之外,原则上不再新增常设项目。(9月26日《新京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十几万个全国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曾经让多少钱财“石沉大海”,让多少人力“斡旋其中”,让多少荣誉“名不副实”。这一次清查可谓大刀阔斧,一下子砍掉97.16%,足见决心大。笔者恐不是杞人忧天,在生存环境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死灰复燃”是完全有可能的。“清理——膨胀——再清理——再膨胀”的模式,广泛存在于我们的行政领域,很难治本。同时,保留的4218个项目,我们相信“浓缩的都是精华”,但数量也不少,是否还有压缩的空间?
评比达标表彰工作是习以为常的传统行政模式。通过评比来促进工作,通过达标来推动工作,通过表彰来激励工作。这也是评比达标表彰的“原功”,但什么事件都有一个“度”,多了就平庸,多了就变形。更严重的是,弄虚作假挤进评比达标表彰行列,甚至,腐败行为贯穿评比达标表彰始终。既冲淡了其固有功效,所谓“利”减;又衍生出意想不到的危害,所谓“弊”增。
由于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盛行,个人或民间组织便将这一套“拿来”,弄出数也数不清楚的评奖。比如,不久前陷入舆论漩涡的“中华脊梁”评选,因为失去公信,一缴费就拿奖,遭到公众的质疑,以至于让人“戳脊梁骨”。评奖机制失之毫厘,公平公正谬以千里。长期下去的话,“评奖尊严”扫地,评奖公信全无。也许,有人会说,那些社会组织的评奖干官方的评比达标表彰何事?官在做,民在学。这或是有的官方评比达标表彰的放大效应,或“衍生危害”。
传统的习惯性行政行为根深蒂固,评比达标表彰只是其中之一。众所周知,政府机关的“文山会海”成为专用名词,文件多、会议多也是行政行为滞后的外在表现形式,根结在于对传统的习惯性行政行为的依赖。现代行政管理,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当传统行政束缚了现代行政的手脚时,就应该大胆改革传统行政模式。只有当传统行政“量减”,才能让现代行政“质增”。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