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之妻翁帆进入清华大学攻读建筑历史系博士。有传言称翁帆因杨振宁的关系被特殊录取。对此,清华新闻中心负责人予以否认,称翁帆以香港居民的身份提出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之后符合录取资格,并未“走后门”。(9月18日《新京报》)
翁帆读博,却引发一场公共事件,集聚了太多的焦虑。究竟是凭本事,还是凭关系?如果翁帆只是一位寻常人,恐怕也就引不起公众的半点焦虑,但现在的翁帆却是杨振宁之妻,凭杨振宁的人脉关系和清华的“交情”,让翁帆读一个博士,恐怕根本不在话下。
公众为何焦虑?无非是焦虑特权。特权伸向清华,并不罕见。公众对于翁帆的质疑是基于常识,是基于生活经验。而如果通过“走后门”进入清华读博,会让公众感受到不公平。现在对于翁帆的质疑,有一种“老不信”的味道,但也不失为理性的质疑。据了解,翁帆,本科汕头大学英语系,硕士广东外贸英语翻译系,一个纯文科背景的女生竟然能直接跨专业读全国顶尖院校清华的建筑历史系博士,在网友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杨振宁,会不会真的会发生如此“神奇”的事?
一边是公众质疑,一边是清华处处透着傲慢。清华新闻中心负责人称翁帆以香港居民的身份提出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之后符合录取资格,并未“走后门”。这是一种“自说自话”,是一种缺乏公开的解释,当记者寻根问底的时候,清华工作人员却说:“不管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名人,我们都要保护她的隐私。”还以“我们是教育部门”为由拒绝回答,并称:“希望记者不要来打扰我们了。”如此拒绝监督,体现着清华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
翁帆读博,说是小事,可以说,毕竟只是一个学生在读博;说是大事,也可以说,毕竟事涉公平和正义。面对公众的质疑,不能关起门来不理不睬,不能对公众的质疑不闻不问,这样既会损害到翁帆,更会损害到清华的“清白”。可非常令人遗憾的是,翁帆读博,竟然演绎成为一场经验和傲慢的纠结。谁来解开真相?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