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毒瘤”暴露监管之缺

2011年08月25日 06:12   来源:新民晚报   汤嘉琛
    近日,新华社记者追踪部分蔬菜生产全过程后发现,农药残留超标威胁餐桌安全。据菜农介绍,豆角从播种到上市要“喂”11种农药,茄子一次混打4种农药,超范围用药现象严重;基本没有不使用农药的蔬菜;有些蔬菜刚喷过药第二天就采收并运往市场销售,安全间隔期难以遵守。然而,从田间到餐桌的多个流通环节,“农残”检测竟然一路绿灯。

    犹记得,去年海南“毒豇豆”风波和青岛“毒韭菜”事件之后,农业部还专门发文要求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监督。但时至今日,仍有大量“农残”超标蔬菜源源不断地进入百姓餐桌,关键原因还在于“农残”监管层面存在严重缺陷。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去年谈及“毒豇豆”事件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蔬菜“农残”超标与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有关。新华社记者的调查也厘清了蔬菜生产流通各环节监管不力的事实:蔬菜产地农业主管部门解释称既“抓不着”也“管不着”;产地批发市场辩称没有“农残”检测设备,有关部门一年能过来检测一两次就不错了;销地农业主管部门称,样本抽检这种大海捞针的检测方式,即便抽检合格,也代表不了整体蔬菜的安全性;销地农贸市场则高估了前面各环节的监管力度,“过来的菜我们都是不检测的”……

    不过,若要深究监管乏力的缘由,其根源又在于“农残”检测的多头管理体制之弊。从蔬菜种植到含毒蔬菜上市流通,各环节涉及农业、质检、工商、检疫检验等多个部门,但各部门往往都从各自的职能和利益考虑,难免造成“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尴尬局面。

    我国蔬菜生产的主要模式是分散经营,这不仅导致农户在种植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主要依靠经验,也使得从千家万户收上来的蔬菜难通过抽检来防控“农残”超标。因此,要剜除“农残”超标的“毒瘤”,不仅要在流通环节将监管落到实处,还应该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做好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具体来讲,要培养菜农的科学用药和安全用药意识,帮助他们改变过度依赖农药特别是毒性强的高效农药的习惯;还要积极向农户们推广生物农药,相关管理部门不妨通过政策支持,帮助农户度过使用生物农药初期的高成本阶段,同时积极研发价廉质优的生物农药新技术;此外,“农残”检测工作可以适当地“关口前移”,不妨在乡镇一级设立检测站,将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做得更细。

    对当前暴露出的“多头管理”问题、源头监管缺位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制定应对之策,尽早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和完备的“农残”检测监控体系。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