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下乡的误区”

2011年02月18日 06:42   来源:人民日报   陈沸宇

  春节过后,万物复苏。不少地方的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担负着宣讲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帮助搞经济建设、了解社情民意等任务,下到基层一线。但是,记者在同一些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交谈时发现,不少人对下乡还存在着种种认识上的误区。

  有人说,现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已相当发达,许多事无须干部再去给老百姓讲了。如今,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已不是多年前的水平了,干部能听懂看懂的,老百姓也能听懂看懂。所以,“面对面”之类的宣传、教育已没多少实际意义。

  也有人说,下乡就是“送钱送物送项目”,没有物资上的支持、援助,下乡就是“形式主义”,就是“扰民”。甚至将“下乡经济论”极端化,在工作形式上往往是“空挂”在村里,大部分时间泡在城里,美其名曰“跑项目”。

  还有人说,下乡解决不了村寨牧区的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当地的干部来努力,外来干部没什么权威,老百姓不会听的。持这种认识的干部往往浮于表面、难以深入,不敢触动或解决基层的敏感问题。这样,下乡就成了走过场。

  下乡不仅是我们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的有效工作方法,更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政治优势,于国于民皆关系重大,马虎不得。当前,许多地方都处于改革的深化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极为繁重,同时也是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频现的时期,这就更需要我们更多的干部深入到偏远的村寨牧区去、深入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发现并解决那里的实际问题,使下乡收到应有的效果。

(责任编辑:张秀华)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