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接待”缘何成了“满汉全席”

2011年01月20日 09:11   来源:红网   张渤宁

  时下,公务接待已成为基层干部的“重要工作”之一。一些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言:“如果不陪吃陪喝,工作不会这么辛苦。”可以说,基层干部对泛滥的公务接待已经不胜其烦。其实,国家对“公务招待”的限制十分严格,但林林总总的规范和约束往往敌不过“潜规则”(1月19日中国新闻网)。

  接待,繁规褥节,工作人员身心疲累;基层经济负重,甚至负债。不接待,打破“潜规则”的四川巴中市白庙乡的直接后果就是:来白庙乡的上级部门人员与以往相比减少了一半,乡政府就当地水、电、路等问题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也少见回音。

  国家的财力越来越强了,与之匹配的却是政府官员骄奢恣睢的做派作风也越来越离谱。这表现在豪华办公楼、豪华办公设备、豪华车马等诸多方面,而其中,官员出行的吃喝玩乐招待最富有代表和象征性。一些官员已经越来越不像“人民的勤务员”、“共产党的干部”,而更像是满清末年那些大吃满汉全席庸俗浅薄的老爷、贵族。

  对这类严重败坏党群干群关系的现象,早在2006年,中办和国办就联合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可谓切中时弊。何以中央“令行”而地方“禁不止”?一者因为只是“规定”而已,威慑力不实不够;二者,发力点只针对了基层接待单位,对“被接待的上级‘老父母’”却似无关痛痒。下级有求、受制于上级,上级“有恩”、“有威”于下级,下级招待用的花费横竖将来也是上级变个花样给拨下来的。于是,当事众人眼里,哪里还有什么“管理规定”不“规定”的!

  治理“公务接待”乱象,靠“规定”提醒官员“自觉”,促其产生“道德感或自律”,这显然是不靠谱的。何况,靠管“基层下级”来限制“上级领导”,这就更不现实。

  曾经有人在香港办事,圆满完成后,准备请工作人员吃一顿便饭以示答谢,被拒绝。工作人员说,“怕被廉政公署调查”。一顿饭而至于“上纲上线”,在中国大陆,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那么,顺便提一句,我们奢华的公务招待也会有一个无形的“廉政公署”在头顶冷眼看着吗?没有明确的“公务接待”标准及管理办法,更没有深刻有力的违规处置威慑,于是,谁要真的“按规定办事”谁就注定“吃亏”、办不成事。这就是现实。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