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何变成“砖家”?

2010年06月26日 10:09   来源:新华网   陈英凤

  近年来,部分专家的雷人言行,经媒体曝光放大后,经常受到众多网友议论,不少人更是戏称这些专家为“砖家”。在我们社会原本备受尊敬的“专家”一词,遭遇了鱼龙混杂甚至泥沙俱下的微妙变化。(《中国青年报》6月25日)

  《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39.5%的人认为专家言论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31.9%的人觉得专家言论需要根据情况判断辨别;20.4%的人认为专家言论根本不值得相信,只有6.5%的人认为“专家是社会权威,值得信赖”。这说明,当前专家已丧失了原本应有的权威,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怀疑和质疑。难怪有人调侃:“所谓专家,不是专门呆在家,就是专门跑来跑去参加这个那个研讨会的人。所以,不要迷信专家,那只是个传说。”

  “专家”为何变成“砖家”?调查中,79.6%的人觉得是因为“部分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为利益群体代言”;72.3%的人认为“大量‘伪专家’充斥专家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专家”之所以变成“砖家”,其实大都是钱闹的。一些专家在金钱的诱惑下,失去应有的学术良知和社会公德,不顾群众的利益,成为某些暴利行业的代言人,群众深受其害。一些专家在权力面前丧失了独立的立场,变得唯唯喏喏。试想“吃人嘴软”,沦为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言者,还能奢望其向社会发出具有独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的言论吗?这样的专家已丧失了专家的“独立人格”,沦为一些权贵和富豪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的工具。

  专家是其领域的权威,其错误和不当的言论会对公众和社会产生误导,其后果是很严重的。比如,有些不负责任的“专家论证意见”,就成为违法行为的通行证,给群众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广东梅州市兴宁大兴煤矿特大透水事故中,就曝出“专家论证”丑闻:专家们在安全开采可行性专家组论证意见中,称大兴煤矿所在的四望嶂矿区“所开采的煤层大部分都已在水淹区影响范围以外,其正常条件下的开采是安全的”,结果是专家们前脚刚走,矿难后脚就跟进,导致123名矿工丧命。

  专家权威的丧失,不仅是专家个人的损失,更是国家、社会和大众的损失。因为不论在任何时候,我们仍然离不开专家提供的专业知识指导。如何重塑专家形象,一方面专家要加强自身道德素质,避免患上“恐权症”和“崇富病”;另一方面,要建立一种责任追究机制,打破专家的“铁饭碗”,及时将那些丧失学术品格的“专家”清出专家队伍;同时,要加大打击“伪专家”的力度。如此,则是社会之幸、公众之福!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