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免费福利流入市场

2010年06月19日 10:27   来源:羊城晚报   
    据昨日《羊城晚报》报道,原本是计生部门和疾控部门免费发放的安全套,属于非卖品,却摆在广州一些性保健品商店里公开出售牟利。相关部门对此还称“发放过程无隙可乘”。纳税人应得的福利如此就被转手出卖了,我们的程序漏洞有太多值得检讨的地方。

    在财政日益充裕的今天,通过免费福利形式,向民众推广健康生活方式,这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实践。免费节油瓶、免费安全套、免费节能灯泡、免费分类垃圾箱,一切的免费目的都不仅在造福个人,更在于提高全民的生活标准。但是每一个各司其职的部门,能否将社会福利覆盖到每一个需要的人,是很值得担忧的。以往最常见的理由就是人手不足,无法完全派发,而如今更难堪的现实就是,这些免费品早就悄悄卖到市场上牟利去了。

    可以相信,所有的免费派发都有严格的制度存在,不容许这种公共财产流失。但制度归制度,没有监督和执行的人,没有严格的审计和查处制度,流失就会成为免费福利品的最大出处。作为一个升斗小民,根本没能力去监督那些免费品都去哪里了,为什么就没发到自己头上。

    有关部门总会说,“数量有限,先到先得”,这下大家也就能明白了,先到先得的是那些公关能力一流的商人们。国家质量标准最好的非卖品,加以包装,就成为一个质量上乘的商品。倒卖非卖品的中间人士,和有关部门、下游商人成为利益共同体,分享非卖品产生的利润。

    我国的公益资源本来就很匮乏,如今在计生方面还有“免费午餐”,这是时代前进的一大步。福利是前进了,可惠及何人,造福多少人群,又是一笔糊涂账。究竟有多大的公众比例获得福利,也许就此成为了数字游戏。一方面,计生部门创造了业绩,一方面,国家为这些中饱私囊的鼠辈们埋单。这不但扭曲了公众的真正需求,还将国家资源的流向遮蔽起来,由透明变得浑浊,由公开变成躲藏。建议有关部门追根溯源、亡羊补牢,监督部门尽快介入,阻止更多的公民免费福利继续流失。否则,社会公众受害,有关部门的为民政绩也就都成空中楼阁了。

    耀琪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