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4日是第91个青年节,在近一个世纪前,《新青年》创刊号上这样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芽,如利刃之新发。”青春的力量能“意气风发,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回看新中国的历史,正是由于年轻人的积极参与,才有了硕果累累的今天。但是,每年按部就班的纪念和表彰也让“五四”失去吸引力。如今面对“五四”,我们不得不承认相对于经济增长和生活改善,“五四精神”略有些形而上。在这个“务实”时代,有些青年人不再追求“缥缈”的东西,“打酱油”心态在肆意蔓延。
“五四”运动的先驱李大钊说:“我们的‘少年中国’的理想,不是死板的模型,是自由的创造;不是铸定的偶像,是活动的生活。”先驱所畅想的“少年中国”,是充满创造活力的中国。但是现在这个代表了整个青春岁月的日子留给我们的还有多少?青年缺少对青年节的知晓和理解,就像劳动者缺少对劳动节理解一样。
沉默的大多数,论文抄袭,富二代等等词语刺激着我们,让“五四精神”蒙羞。
今天的中国当然不需要热血青年去“火烧赵家楼”,但是铁肩担道义的责任依然要我们青年去扛起。从2008年火炬传递到汶川救灾,到奥运时刻,一直到今年驰援玉树,服务世博,我们见到了青年空前爆发的热情,正是这些年轻的力量在撑起我们的明天。有人说这就是“五四精神”。我不敢说不是,但我想这绝不是“五四精神”的全部。民族危难或者是民族盛事下的青年值得我们赞扬,但在平日里那些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更弥足珍贵。
面对先贤,我们羞言“五四”,不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够好,而是因为我们想要做得更好。面对国际风云突变,国内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突出,我们的青年如何在新时期展现自己的风采?青年朝气蓬勃,要敢闯敢干,要创造出能为社会持续进步提供支撑的精神食粮,做时代的先锋。要积极投身于国家未来发展,成为勇于担当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生力军。青年要富有正义之心,不畏强权,让青春的激情永葆活力,永不褪色。青年要从思想上解放自己,学会独立思考,给予社会思想的清风。
91年前先贤们创造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代表的“五四精神”真正的内涵也正是在于他们时刻关注着社会,将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分子,时刻与社会互动,而不仅仅在于国家危难之际的挺身而出。和谐稳定的局面和历史性发展机遇来之不易,青年富有雄心壮志,只有把炽热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强国行动,才能让“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五四精神”更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是在“五四”这天被提起,或者空喊几句口号。只有这样,一个渴望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
青年和社会重新思考责任担当,才能更好回望“五四”,认识“五四”,发展“五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现在这个时代,弄清楚青年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五四精神”曾经点燃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让青春豪情为祖国在时代中尽情燃烧。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