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贺岁档有好片吗?他们说有一个,名字叫《十月围城》,可《十月围城》也在网上遭到了一些批评,认为这部电影的价值观有问题,是香港导演对内地电影审查部门的一种迎合。如果说连《十月围城》都不算好电影,2009年贺岁档真的算是全军覆没了。
于是,今年贺岁档成为了“媚俗档”。当媚俗成为一枚标签,被紧紧贴到贺岁档身上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审视一下,究竟什么是“俗”。按照通常的理解,媚俗即迎合观众的口味,没办法,谁让作为老百姓的观众在精英分子眼里就是一个俗人呢?现在的内地导演都是一副腔调,“我们的电影要为老百姓而拍,我们不怕俗”。的确是这样,你们不怕俗,可观众却真的怕了。
经济危机的到来,让电影成为亮色最足的一项产业,政府支持发展,连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都频频为其播免费的广告,手头紧张的老百姓们终于发现,看电影才是一项真正“花钱不多、开心快乐”的娱乐消费行为,于是涌进了电影院。现在的电影院主流观众,大多是通过网络和盗版被欧美电影整整洗礼了差不多十年的年轻人,他们对电影的审美水平,早已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可现在这帮只知道埋头拍片的导演们,压根没去研究现在的电影环境究竟怎么样,所以才会有像王晶这样的香港导演,能鼓捣出一部《大内密探灵灵狗》来继续忽悠内地观众。
当然,内地观众的神经也足够坚强,对于《大内密探灵灵狗》这样的烂片,也可以为其贡献出一亿票房,难怪随后有那么多王晶的徒弟们前赴后继,誓不把刚兴起的电影市场搞成一锅粥不罢休。观众对电影的热情,除了是被消费冲动催生的以外,对于“媚俗”电影,内心中其实还有着一定的期待心理——中国电影沉重的时间太长了,观众看电影受教育的时间太长了,大家宁可看一部烂片,得到一个多小时廉价的笑声,也不愿意坐在电影院里受煎熬。
内地观众喜欢电影俗一些,和冯小刚的影响分不开。冯小刚一直自恃是个俗人,《集结号》之前的贺岁片,也没有一部不是俗得掉渣的电影。但冯小刚的俗是通俗,绝不是庸俗,他的电影在给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也对社会问题有着一定的讽刺和批判,观众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爱恨投射到他的电影中去,从而获得一种语言和精神上的共鸣。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也是俗电影,只是从这部电影之后,中国电影——尤其是喜剧电影,就走上了一条疯狂的自我复制之路,其粗制滥造以及恶俗之程度,足以让观众感到自己的智商遭到了侮辱。
“票房至上”这块招魂幡,也让曾经具有人文情怀的导演们失去了镇静,从而放弃了自己的电影理想,转身投入到“抢钱”的队伍里来。“媚俗”成了“媚钱”,“取悦观众”成为了“欺骗观众”。今年贺岁档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超过60亿的票房,最大的失败是大幅地降低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期待感。这种上当受骗的感觉,马上会在2010年产生“报复性”的回击,回击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减少看电影次数,让票房停止增长,另一种是再回到当年刚有“引进大片”概念的时代,只追捧《2012》、《阿凡达》这样的大片,将国产电影集体打入冷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