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表述不同的背景过度悲观已不可取

2011年12月13日 07:23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曹阳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财政、稳健货币政策”,基本上延续了此前的表述方式。不过,相隔一年之后,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的宏观环境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10年此时,货币政策处于加息、提准的紧缩周期,今年此时,货币政策却已步入了降准的通道,相同的表述却有不同的实际应用,或正反映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实,特别是在全球多变的经济气候下,预调微调的重要性益发显现。

    因此,作为投资者不应简单拘泥于对字面表述的解读,而更应该看到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灵活性的可喜转变。此时此刻,伴随着11月PPI与CPI的超预期下行,在政策调控权重中,通胀问题显然已经让位于经济增长问题。而根据预调微调的政策演变,此“稳健”显然非彼“稳健”,此时的稳健货币政策应当解读为发挥逆周期调控作用,在确定当前经济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后对症下药,在政策不致用力过猛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熨平经济周期。依此逻辑,货币政策的实质性放松已事成必然,只是有了2008年的经验教训,这次的宏调转向来得更为及时,用力也恰到好处;此外,在坚定调结构的总方针下,不放松对房价的调控,同时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合理转型。

    针对股市而言,在政策适时介入的背景下,此前市场所担心的经济大幅下滑、甚至出现硬着陆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极小。当前市场对经济下行的担忧的确存在过虑之嫌,沪深两市量能的不断萎缩也表明了当前投资者相对悲观的市场情绪。

    诚然,明年“积极财政、稳健货币”的政策组合并没有给市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超预期刺激因素,而“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表态更增加了市场参与者对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担忧,这也直接导致了昨日市场的缩量下跌。但客观来看,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的强硬态度绝非无的放矢,产业资本流入虚拟经济、参与房地产的炒作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如同开车转弯一般,在经济转型期间,有经验的驾驶员会慢踩刹车,经济增速出现一定的放缓是在预期之内的。可以预见的是,只有在国内经济真的可能出现“硬着陆”,通货膨胀最终走向通货紧缩,就业问题压倒物价问题成为主要矛盾时,作为下策,房地产调控的彻底放松才会得以实现。“稳增长”的基调至少表明,一切都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至少我们的经济还没有糟糕到需要“饮鸩止渴”的境地。

    2012年,我国的经济转型之路仍然漫长,A股的投资者或许也应该学会成长、分享转型。在对冲机制愈加完善、市场监管环境愈加规范透明的情况下,一如过去十年A股爆发式的财富效应或已一去不复返。这也意味着,过去那种“涨到天上,跌到地里”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少,市场的自我修复功能很可能将会以收窄震荡区间、延伸震荡时长的方式完成。而在当下的A股,过度的恐慌已不足取,但也远未到贪婪之时。因为真正的底部永远会给投资者踏实建仓的时间与空间。与其不断地猜测底部在哪里,尔后在贪婪与恐慌中追涨杀跌,不如静观其变,耐心等待底部信号的到来。

 

 

相关评论:

 

剖析股民对于股市不满意的深层次原因

 

严打操纵股价夯实监管机制

 

谁应该对中国大熊市负责

(责任编辑:王国信)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