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暂停“入奢”只因难舍公务消费这杯羹

2011年12月01日 07:10   来源:红网   晴川

  11月29日,记者从世界奢侈品协会证实,“大概在一个月前,贵州茅台曾给协会打电话咨询进入全球100强奢侈品榜单事宜,随后双方还就一些资料进行了邮件往来”。但由于该消息传播造成的负面影响,茅台暂停与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接触。协会负责人亦表示,茅台入奢够格。(11月30日《京华时报》)

  有人喝不起国酒茅台,也有人买不起进口豪车。买不起豪车并不意味着没有市场需求,所以才有进口车源源不断闯入国门,甚至建立生产基地,以此大发国人财。WTO讲究贸易对等,中国当初费劲加入其中,为的就是能够与世界强者同台竞争,以此提振民族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大力发展民族经济。茅台作为国酒,国际上也有很高知名度,完全可以与世界级的烈酒同台PK,扬国酒之威。可现在有了现实基础,却畏缩不前,自动放弃。是竞争乏力?是自信不足?是顾及负面影响?我看都不是。

  据新闻介绍,一个月前,贵州茅台曾给协会打电话咨询进入全球100强奢侈品榜单事宜,随后双方还就一些资料进行了邮件往来。协会负责人亦表示,茅台入奢够格。按理说,这是让茅台高兴的事,心想事成,完全可以轰轰烈烈大干一番。之所以事隔数天,来个180度大转弯,盖在于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出台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规定,政府各部门不得采购奢侈品、购建豪华办公用房或者超范围、超标准采购服务。只要简单分析一下国酒的消费构成,就不难得出结论:其中有多少政府部门是茅台等实际奢侈品的忠实消费者?一旦茅台成为奢侈品,不是生生将“政府部门”人为划出圈外了吗?如此,消费人数必然大为降低。试想,一个“聪明”的企业,会愿意丢掉这个现成的金砖而甘愿冒险抢夺国际市场吗?所以,用“社会影响”这么个借口来解释,不仅转移了真实目的,掩盖了无所作为的逐利本性,还落了一个“社会责任感强”美名,何乐而不为?

  虽然《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三公”消费“遵循保障公务、厉行节约、务实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反对奢华、杜绝浪费,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但其对具体公务接待中诸如用酒标准、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等却没有明确的细化量化。这就给“茅台”们留下了可钻的“缝隙”,仍能够有缝可钻、有利可图,茅台暂停“入奢”并不奇怪。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