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令”不应以“暗度陈仓”的方式终结

2011年11月21日 09:46   来源:千龙网   武洁
    11月19日,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明年3季度中央政府可能逐步放松“限贷”,然后放松“限购”,但房地产下行仍是调整的基本模式。(11月20日《京华时报》)

    “水多了和点面,面多了再掺点水”,连“和面”这么单纯的事儿,很多时候都需要反复调整才能到位。对于房地产调控这一牵连诸多,因而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宏观政策来说,还真是不能苛求人家一步到位。既然如此,根据市场的反应,及时做出调整,也就未尝不是一条通过不断试错最终逼近“最合适政策力度”的必由之路。

    事实上,如今的房地产限贷和限购政策,也同样是对过往调整和纠偏的结果,假如房地产政策一出台便必须长期保持稳定,不论市场反响如何都只能“我自岿然不动”的话,当前严厉的“限贷限购政策”恐怕根本就不会有出生的机会。可见,即便是拥护“限购令”,似乎也不能忘本,更不能因为已经“限购”了便容不得房地产政策再作调整。

    某种程度上,政策的调整,说白了其实就是利益的重新平衡。之所以出台“限购令”,当然是因为楼市过热,房价过高,以及由此而加剧的社会矛盾乃至金融风险。这个时候,“限购令”这盆冷水泼下,尽管也“溅起”了些许质疑声,但从“疗效”来看,为楼市降温,调和矛盾,以及化解金融风险的,“限购令”这剂良药其实当之无愧。当然,“良药”有时也可能是“猛药”,当“房价不可能下跌”的神话真的破灭了,也难免有些人会无法接受。这不,房价刚刚有点下行趋势,买不起房的终于看到了点希望,除了开发商叫苦不迭,砸盘事件更是在各地上演。看来,房价下降其实并不如最初想象的那么完美与和谐,所引发的矛盾似乎比房价上涨还要激烈,而这笔账当然也只能记在“限购令”的头上。至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甚至民间借贷多米诺骨牌式的崩塌,乃至股市的萎靡,恐怕也都有“限购令”的贡献。照此趋势,假如“限购令”继续下去,矛盾和危机恐将更加不可收拾。

    “副作用”如此明显,“限购令”这剂药如果长期服用下去,还真不是个事儿,经济研究机构做出房地产限贷和限购政策明年或放松的预测,看来也并非无的放矢的信口开河。按照相关研究机构的说法,地方财政对于土地的依赖以及9%的经济增长社会约束线决定了本轮房地产调整的幅度不会超过25%,明年2季度地方政府可能以“暗度陈仓”的方式采取松动策略,3季度中央政府可能逐步放松“限贷”,然后放松“限购”。预测得如此有鼻子有眼,房地产政策看来又将再度转向,当然,预测归预测,并不代表现实就会如此,更不意味着各级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真的就会对这类预测亦步亦趋。

    只不过,从此前广东佛山那道最短命的“放宽限购令”来看,现实其实已经比预测提前了不少,既然明着放宽限购令仍然阻力不小,而“暗度陈仓”式的松动策略则可以人不知鬼不觉,自然也就发生的概率更大。而有关“限购令”生命期的预测,与其说是更多基于宏观经济自身的考量,毋宁说是更多基于政府的利益得失,也是基于过往地方政府在房地产政策上的一贯摇摆与扶持倾向。

    从这个意义上说,“限购令”或许不必长命百岁,但“限购令”的生命期究竟该多长,其实不应只是对政府利益与意图的揣测,而更应由公开透明的决策过程与机制来决定,无论如何,“限购政策”不应以“暗度陈仓”的方式被终结。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