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调查发现,一种药物从药厂出厂价到医院的终端价格,中间各环节中间利润高达2000%以上。专家指出,政府实行药品招投标政策的初衷为了遏制药价虚高,结果却被利益团体钻了空子。(11月14日《新京报》)
药品出厂价与中标价之间相差十多倍,让一些用惯了贵药突然用一次便宜药的人,大呼不可思议。有专家认为,实行药品招投标政策的初衷也是为了遏制药价虚高,结果却被某些利益团体钻了空子,利用政策,在中标价的制定、药品的批发和销售等多个环节,遵循“潜规则”,相互勾结,形成了隐秘的利益链条,成为推高药价的幕后黑手。
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实则没有触及药价高昂的根本。实际上,之所以药价出厂价与中标价之间相去甚远,源于中间环节交易费用过高。交易费用,说白了,就是为了促成某项交易而花去的费用和成本。在普通交易中,交易双方付钱交货,交易完成。但在药品交易过程中,为了打通各个环节,厂家或者药品销售机构需要对各方进行打点,就会产生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作为成本最终必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交易费用越高,意味着成本越高,最终的产品价格也就越高。
目前,药品采购实行招投标政策。药品招标是指招标采购机构发出药品招标通知,说明采购的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及其他条件,邀请药品投标人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的一种交易行为。这种制度实际上造成医院在用药时掌握很大权力。医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必须打开医药市场,而药品的最大需求市场便是医院。而交易费用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根据一些药企的说法,药品中间环节产生的利润被称为“返费”,这些所谓的“返费”医药代表拿走10%左右,其他的都作为回扣给了医院和医生,而这当中开药医生的回扣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一般都要占到药品中标价的40%左右。
表面来看,这些吃回扣的人和医院实在可恶。然而稍微了解一下情况,便可明了:一方面,这些人吃回扣有条件,监管制度阙如,让这些能够买卖医药之人手中具有莫大权力。也正因为如此,医药企业、医药代表不得不对他们进行贿赂。另一方面,虽然强调市场化,实际上医院的钱大部分来自财政拨付,这意味着医院要想获得高额利润只能在药品上做文章。而财政拨付也注定医生的工资不可能高出其他职业太多,为此医生注定会在药品上吃回扣。实际上,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医生这一职业应该享受高工资,因为医生既具备高知识水平,同时所做工作特殊。
因此,要解决药品价格过高就必须减少交易费用。减少交易费用意味着,首先需要减少药品交易的中间环节,环节越多,交易费用自然越高;其次,扩大市场化规模,减少财政拨付范围;再次,提高医生的待遇,这并非出于道德,而是医生职业所决定。其实,药品市场之所以混乱不堪,就是因为市场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政府又没有完全包揽,才造成各方利益分配不均,这些问题引起的后果那就只能由患者承担了。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