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企业正面临严峻的融资困难问题,这是一个没有太多争议的判断。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攀升;民间“高利贷”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目前,有相当部分人认为,收紧的货币政策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我们称之为“货币政策论”。“货币政策论”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超调,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剧和出现“倒闭潮”,主张货币政策向宽松方向微调。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失当,主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加息,以价格型政策工具取代数量型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收紧并非最主要原因
对此,笔者认为,货币政策收紧是影响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因素,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理由如下:
第一,收紧货币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信贷供给能力,增加了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和融资成本,会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并不存在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关键是如何通过信贷政策将流动性充分地引导到实体经济中,而简单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第二,虽然商业银行在上报中小企业贷款数据时有多报的动机,个别情况下也可能将小型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一些大企业的小额贷款纳入中小企业贷款范畴,但总体上来讲,央行《报告》中关于中小企业贷款增长速度快于大企业的数据还是能够基本反映实际情况的。当然,由于金融危机后许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而正在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以及当下通胀带来的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上涨等,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增加很快。因此,不能简单地据此认为贷款余额增长就表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三,即便在存款准备金率已到历史高位的情况下,银行系统内依然有大量“闲置”的信贷资源,信贷资源仍显得相对“富余”。根据上市公司半年报数据,今年第二季度末,“四大银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存贷比”都低于甚至远低于银监会披露的银行业平均水平。虽然这些“闲置”的信贷资源有央行和银监会严厉信贷政策的因素(比如某一家银行存贷比再低,当年信贷规模也只能增加有限的百分比),但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占据了太多的存款资源。
第四,央行当前所采用的“提准”政策是差别化的“提准”,是具有结构化特征的总量政策。
第五,社会融资总量已经成为判断流动性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甚至是“更为合适的统计监测指标和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并且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银行贷款在其中的比重将会持续下降。
中小企业“债权融资”缺口加大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迅速增加,而多种因素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供给能力提高有限,二者之间存在矛盾,表现为“债权融资”缺口与“股权融资”缺口并存,其中,“债权融资”缺口加大尤为严重。
在当前高通胀并且通胀预期较强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和融资成本均大幅度上涨。这直接导致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增长。同时,由于市场原因中小企业很难将通胀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转嫁给产业链的上下游和消费者,造成企业的赢利水平、内部积累和内源融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并由此相应地增加了其对外源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的需求。
另一方面,银行系统和债券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并没有明显增加。金融创新不足也限制了金融系统对中小企业融资供给能力的提高。
此外,信贷市场的不规范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原因。其表现是:有限的信贷资源通过大企业委托贷款的形式进行“再分配”;信贷市场中寻租环节多,利益链条长且关系复杂。
稳物价仍是货币政策主要目标
货币政策是否转向应该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当前,综合各方面情况看,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今年后几个月甚至明年一定时期内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货币政策超调导致中小企业出现大规模“倒闭潮”,并不完全符合实际。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的作用并不大。
我们还要客观地看待中小企业融资难可能带来的“双重效应”: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可能会对就业特别是低收入者的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调整可能会暂时中断正在进行的中小企业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进程。
缩小“融资缺口”,缓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能只是增加流动性,而需要从“提高”融资供给能力和“降低”融资需求从而缩小“融资缺口”出发。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五条短期对策建议。
首先,要通过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水平并以此减缓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高通胀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加剧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不仅不能放松货币政策,反而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其次,要通过实施结构性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一是加强银监会监管措施与央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试点对小微型企业贷款实施差别化的存贷比政策。二是根据小企业业务比例、对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指标,选择优势中小银行试点差别化的利率政策。三是通过对中小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四是不断提高银监会已实施的结构性政策的有效性,如关于“优先支持其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关于“适当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的政策。
第三,通过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短期内给予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可以减小中小企业财务成本,增强其内部积累能力,是惠及面广、见效较快的缓解中小企业困难的措施。同时,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帮助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四,通过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以弥补“债权融资”的缺口。准确地讲,中小企业特别是部分具有核心技术、独特商业模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目前遇到的是“贷款难”而不是“融资难”。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要分类对待,分类解决。
第五,通过规范信贷市场特别是民间借贷市场,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包括加大对部分大企业通过“转贷”形式、委托贷款形式对信贷资源的“再分配”行为的监管。(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