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厅等政府机关,在生态环境优越的遂昌县开辟农产品“特供渠道”,让绿色农产品基地高标准保障其部门和单位内部供应。(9月16日新华网)
从调查情况看,在山区建立绿色基地生产“特供菜”的部门和单位,大多手中握有各种名目的资金。比如农业部门有农业设施、生态循环、污染治理等各类项目资金,这些资金给谁、给多少,他们具有决定权。如果看中某一农产品基地,通过给予补助等方式实现变相“补偿”,就可保障自己吃到安全放心食品。而普通消费者要想吃到类似的绿色食品,不仅售价高,很难买到,而且还会受到假冒的困扰。
“特供菜”的实质是“特权菜”,显出高端安全食品“权贵化”的倾向。由于权力天平向自身倾斜,本来面向广大消费群众的绿色农产品基地,悄悄变成了少数人的“特供农场”,这使执政为民的理念严重变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食品安全需求上,应该人人平等,百姓也很想吃到放心安全食品。一些部门和单位权为己所用,剥夺了百姓的平等权,绿色农产品成了权力部门的专利。
开辟农产品“特供渠道”,比权力自肥和权力寻租还有害。农药和添加剂的过量使用,造成农产品安全隐患多多。作为政府部门尤其是监管部门,应该下气力治理食品安全隐患,让市场上多一些的绿色农产品。而“特供菜”的出现和蔓延,一则表明一些政府官员尸位素餐,把公众焦虑的食品安全置之脑后;二则向公众传达出其对市场食品安全不信任的信号。官员自己对农产品安全信心不足,只顾保障自己吃好喝好,安全无忧,而缺少决心和动力去推动问题的解决,广大消费者将会更加无助。
欲断“特供菜”,需先铲特权。治理“特供菜”,就要弄清其产生渠道,谁在为其推波助澜。相关部门应延伸反腐肃贪和惩处权力寻租领域,对一些部门和单位以权谋私,在生态环境优越地开辟农产品“特供渠道”进行调查,凡以“补助”或“补偿”换取绿色农产品的要一律追回,所在部门和单位人员从中获取好处的要一律退回,对违规责任人要予以查处,让其付出代价。同时,要举一反三,督促职能部门下更大的决心、投入更多的资源,解决好普通大众的食品安全问题,早日让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吃上放心猪、安全菜。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