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宁愿借高利贷也不去申请助学贷款

2011年09月12日 06:54   来源:红网   张楠之

  重庆男子刘兴海的两个孩子先后考上重点大学,但家中拮据不得不为学费发愁,因感觉申请助学贷款麻烦,所以便借高利贷为孩子凑学费。刘兴海坦言,我们同村有借贷的中间人,利息是1分5(月息),不需立字据,方便。可利息翻得太快,我现在撑不起了!(9月11日《重庆晨报》)

  按照有关规定,助学贷款的申请程序都是由申请人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然后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街道或村委会开具的贫困证明、大学录取通知书等。各地虽然有所不同,但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按说这样的流程并不算复杂——当然,相对于只需要在村上办理,而且不需要任何材料,也不需要立字据的高利贷来说,这个过程确实有些“复杂”,但是,高利贷却要承受比助学贷款高得多的利息,难道那些想像中的“麻烦”真的比高额的利息更让人难以承受吗?

  刘兴海的经历只是一个孤例,并不具有普遍性,也很难说明助学贷款的申请存在太大的弊端。因为对于贷款特别是带有资助性质的贷款的发放来说,设定一定的申请程序,以保证贷款的安全,保证贷款发放到需要的人手中,是很有必要的。设立助学贷款,也正是为了区别于其他贷款,使申请者更方便、快捷地获得相应的款项。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似乎只能说明刘兴海对申请流程存在深深的误解,并且在主观上夸大了申请中的困难和“麻烦”。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刘兴海,因为,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到底是什么使得他先入为主地产生这样的念头?他为什么会觉得申请流程的“麻烦”比高利贷还要让他难以忍受?

  这其实是一种惯性造成的——某些政府部门低下的工作效率和繁琐的办事程序曾经很普遍,这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偏见,这种偏见使得人们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先入为主地认为其工作效率与办事程序一定一如既往地繁琐得让人无法忍受,从而本能地避免与政府部门打交道。而在一些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办事程序得到很大改善之后,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却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所以,产生这种因为麻烦而放弃申请助学贷款的事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从根本上讲,要想避免再次出现宁愿借高利贷也不去申请助学贷款的事情,除了助学贷款的申请程序需要进一步简化之外,更需要政府部门在整体上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办事程序的简化,使政府部门以高效率的服务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以期扭转人们先入为主的印象。只有如此,类似刘兴海的遭遇才会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