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之后莫等闲

2011年02月23日 07:50   来源:齐鲁晚报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严厉的调控为地方政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以便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通过增加供给量遏制房价上涨。否则,居民今天受限于政策,明天受限于价格,住房问题只会更严峻。

  为落实新“国八条”,各地限购细则纷纷出台。这意味着由中央部署的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在落地。

  从各地公布的相关细则来看,“限购令”大同小异,基本都与户籍挂钩,对于非户籍人口购房实行了更严格的限制政策,目的当然还是为了遏制对住房的投资需求。

  面对各地房价不断上涨的态势,新“国八条”的出台顺应民意,动了真格。但是,被媒体评价为“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应当说,“一刀切”的限购是一种无奈,与户籍挂钩的限购更是一种无奈,但无此决心又很难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限购可能会付出误伤的成本,降低这个成本的最好办法就是争取在短时期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调控再次成为“空调”。

  新“国八条”加强了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让地方政府自己确定房价调控目标,量化了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责任与任务,以便于中央问责。房地产是撑起地方财政的支柱,要地方政府下定自断财路的决心也不容易。即便是中央的强力推动下,一些地方的限购细则仍然不免有走样和松动的嫌疑,比如在新“国八条”中,限购的范围是“本行政区域内”,而在一些地方的细则中却仅在市区或者主城区内限购,最宽松的当数贵阳,仅仅把限购划定在“一环内”,如同一套

  “化骨绵掌”,几乎消解了中央打出的组合拳。此外,在调控目标上,多数地方出台的细则并未提出具体调控目标,为自己留下了回旋余地。据报道,在细则最为严厉的北京,已经有中介找到了政策的突破口,其他地方的形势可能更令人担忧。

  一些地方对调控没兴致,不积极,原因无非是担忧调控影响地方经济,进而影响政绩。有了这种抵触心理,被动的调控能取得多大成效,就成了问题。限购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只是缓解市场供需矛盾的一个手段,而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居民“住有所居”的愿望。严厉的调控为地方政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以便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通过增加供给量遏制房价上涨。否则,居民今天受限于政策,明天受限于价格,住房问题只会更严峻。此外,地方政府还应当认真填补政策的漏洞,在各个环节上拾遗补缺,遏制楼市上的投资和投机行为。

  眼下,严厉的限购已经影响到房屋租赁市场,一些地方房租大幅上涨,让被限购的非户籍人口深感头疼。如果因为调控导致土地财政下降,地方政府在土地供给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反而消极应对,无所作为,一旦限购解除,房价上涨如旧,那么今天为限购付出的代价就没有意义了。所以,限购政策既是向居民出示的限令,也是对地方政府的鞭策,问题没有一限了之,限购之后仍有很多配套工作急需跟上。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