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县原县委书记陈光礼在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升迁后,开始谋求安逸生活的后路,两年内敛财折合人民币2000余万元。在职期间,陈光礼利用大权为开发商谋取利益并受贿。近日,陈光礼被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1月23日《西安晚报》)
面对陈光礼贪腐案,人们不只是感叹其正值年龄46春、党龄24年,经济专业研究生并且已官至正县的“年富力强”,也不仅惊诧于其两年内敛财两千万的“致富”疯狂,更错愕于“升迁无望便受贿”的荒谬心态。用陈光礼自己的话讲,自己对得失的错误态度,以及对权力、金钱的错误追求,令他走向了监狱之门。
陈光礼的疯狂敛财缘于2007年换届的“升迁无望”,其心里独白颇耐人寻味:既然得不到提拔,政治生命也就如此而已;调不回原籍,还得劳累奔波,何其辛苦;如果再退居二线,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那就不如铤而走险,捞一把走人。严重的心理失衡和贪欲决堤使陈光礼利令智昏。仅2007年至2008年,他就收受钱财折合人民币2221.38万元,占其受贿总额的92.7%。
其实,有着“不升便堕落”荒谬“官”念的绝非个例,而是一种近乎于官场潜规则的普遍心态。广重集团原董事局主席王胜杰因未当过副市长而大开贪戒;自诩“清官”的原四川省交通厅长刘中山因参选副省长落选后而心态失衡;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当选中央候补委员的希望落空,加上未扶正当上省长,顿觉前途黯淡,遂疯狂弄权纳贿;走近人生末路的文强在其悔过书中写道:十多年一直在公安局担任副局长,总觉得自己业务熟,有能力,付出的多,取得的成绩也不少。尤其是看到比自己资历短、业务又不熟悉,甚至还是自己过去“下级”甚至“下下级”的人,都提拔到与我同一级的职务,甚至更高的职务后,思想上不能正确对待,产生不满情绪,升官不成,就乱用权.....
在这些人看来,提拔意味着“进步”,升迁被视为“重用”,“职无尽而胃(位)无节”,一旦官场失意、仕途受阻,便心灰意冷,破罐破摔,平时坚持的信仰骤然丧失,坚守的廉洁根基土崩瓦解,支撑“敬业”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心理失衡导致政治变节,过去被抑制的对金钱、美色的欲望霎时泛堤,轻者蜕变为沉湎声色犬马、乐不思蜀的庸官,重者丧心病狂地突击敛财或星夜兼程地恣意卖官。官员的寻租渴望与行贿者的居心叵测一拍即合,迅即结成权钱交易的利益联盟,人们称这种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贪腐行为为“报复性腐败”。
也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缘故,每每发生贪官身陷囹圄,人们总会百思不得其解,当事者也总是捶胸顿足、懊悔不已。其实,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吃不过三餐,睡不过一席,坐不过一椅,行不过一车,穿衣也不过数件,官至多高算高,钱聚多少算丰,整天为“升迁”朝思夜想,郁郁寡欢,谈何幸福。为官者当以民生为重,不求做大官,但愿谋大事;而“不升便堕落”则是精神的扭曲、道德的沦丧、人格的缺陷,也是人文修养的缺欠。
“报复性腐败”,不仅是在向组织讨价还价、抱怨和撒娇,也是向人民和法律挑衅和示威,更是近乎赤裸裸的政治讹诈——“不给我更高位置,我就用贪污补偿”。这种心态失衡的官场病,病因缘于“纵”和“惯”二字,首先是官员自恋导致自我放纵,官欲膨胀、贪欲漫溢,以至于一叶障目,利令智昏,“我拿贪腐赌明天”,不撞南墙不回头;其次是“能上不能下”的干部选拔机制弊端把官员们惯出了“踏步即退步”畸形“官念”,跑官要官不遂愿便气急败坏、以腐败作践。
遏制“升迁无望便敛财”之类的报复性腐败,不仅要从源头上引导官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让他们大彻大悟,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更应当从制度上筑牢反腐拒变的篱笆,破解“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疲软和下级监督不敢”的权力失控困局,防微杜渐、打防并举,让官场风清气正。
(责任编辑:张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