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形小屋易拆 潜在舆论难消

2010年12月03日 07:09   来源:西安晚报   李劭强

  北漂小伙戴海飞在公司楼下,搭建了一个“蛋形小屋”,并于夜间“蜗居”于此。12月1日,“蛋形小屋”所在的物业部门希望戴海飞能把这个小屋搬回公司里边。海淀城管大队相关人员表示,小屋涉嫌私搭乱建,应自行拆除。(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9版)

  果然,现实比创意冰冷得多,当公众感动于蛋形小屋的温暖时,被拆除的命运正在等待着它。其实,这个结局创意者和公众都不应该感到意外:对于创意者来说,其本意是通过作品引起社会关注,并不是为了真正的居住,那么在效果达到的情况下,拆也就拆了吧;对于公众来说,已经看到过很多类似的创意和行为,这些违反常规的居住方式,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

  为何一个易碎的作品,还会引起公众的唏嘘感叹呢?当拆除的命运已定时,与其考虑这个作品是不是炒作,是不是违建,倒不如考虑一下,这个创意作品为何成了公众舆论的释放载体?

  一般来说,具体的舆论事件很容易消失,比如蛋形小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拆除,但是事件所对应的潜在舆论却不会随着个别事件的消失而消除。这就意味着拆除蛋形小屋是容易的,但心理意义上的蛋形小屋却可能一直存在,因为人们内心对住的渴望与现实住的无奈是作为一种潜在舆论持续存在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公众才会对城管拆除的表态不能接受,认为其不近人情。

  潜在舆论不消,类似的舆论热点就会层出不穷。说不定以后又会出现更夸张、更个性化的居住创意。这样的创意看起来在活跃舆论的表达,反映公众的诉求,但是这种创意多了,人们的潜在舆论就会越来越强烈。因此,在看到蛋形小屋等创意时,更需要思考的是,公众为何把一个创意当成一个舆论诉求的热点。显然,现象背后的内在心理也需要重视。否则,我们将看到有关住的创意依然层出不穷,而每一次公众心理无疑更加沉重。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