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开放的视角看待“慈善晚宴”

2010年09月29日 07:02   来源:燕赵晚报   乾羽
    巴菲特与盖茨29日将在京一起出席慈善晚宴。晚宴计划邀请50人,但已有一半接到邀请函的中国富豪表示不会参加。(9月28日《北京晨报》)

    其中有些富人表示,他们是因为反感舆论的压力,从而拒绝参加慈善晚宴的。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比较狭隘。虽说慈善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但是并不意味着社会就不应该对那些富人们有更多的期待,这种期待可能会让富人们感到一定的压力,但这并不是强迫,更不是一种“被慈善”,而是一种正常的社会表达和角色定位,是富人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毕竟在一个充满慈善精神的社会中,富人的确应该更仁慈一些,因为他们是社会竞争中的强者,他们有能力比其他的群体做得更多、更好。

    至于慈善晚宴是否会因为巴菲特和盖茨的牵头而打上外国标签,更是一种敏感。尽管慈善家是有国别的,不同国别的慈善家的思维也未必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慈善精神背后分享和感恩的态度。而这种分享和感恩的态度是没有国界的,所以慈善晚宴由谁主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慈善像晚宴一样走进人们尤其是富翁们的日常生活。

    其实,除了富翁们会对慈善晚宴有偏颇的解读,公众同样也会对慈善晚宴有过度的期待。当出现一半的富翁拒绝出席晚宴时,我们没有必要就此认定中国的富翁缺乏慈善基因,而是应该以更理性的态度关注富翁们的表现,着力打造那种更有利于富翁们行善的舆论环境和宽松的氛围。只有当我们国家的慈善环境更为完善,公众与富翁间形成理性互动时,慈善才不会是一个容易被过度解读的沉重字眼。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