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洋奶粉名单应该公之于众

2010年09月02日 07:28   来源:燕赵晚报   宋鹏伟

  据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名单,1吨美国牛初乳检出亚硝酸盐、近170吨来自新西兰、新加坡的全脂奶粉检出阪崎肠杆菌。不过质检总局表示,这些不合格产品均是在入境口岸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的,目前已依法销毁或作他用。但这一事实也从侧面说明,在国内消费市场对洋奶粉需求倍增的同时,部分劣质、有问题的洋奶粉也欲伺机倾销到国内。(9月1日《扬子晚报》)

  有时候,有些正面新闻会得到负面解读,错不在读者,而在行政部门行事的逻辑实在过于吊诡。如果是海关公布的数据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众望所归却又怒其不争的质检总局,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其潜台词是说在国内奶粉阴云不散的背景下,国外奶粉也好不到哪儿去?或者是说,美国、新西兰和新加坡的奶粉也不宜食用?

  作为对食品质量保驾护航的质检机构,发现了问题,却只是笼统地提供一个业绩总数,不知这样做有什么更深的意义,事实是,这样做反而可能引起更大的恐慌。

  这些国外问题奶粉究竟是哪些品牌,之前是否流入国内?不愿公布名单的背后,是不是存在什么利益考量?国内乳品行业问题不少,一旦将洋奶粉的金字招牌也砸倒,会不会引起更多家长的担心与不满?其实,同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报道一样,是否敢于公布被批评单位的名称,直接体现出对自身评判的信心与行业责任的担当。而旁敲侧击,则是他们惯用的折中手段,这样做既可以体现本部门的作为,也不会招惹意想不到的“麻烦”。

  可是,有谁为消费者的安全负责?食品安全的第一当事方是消费者,如果监管过程不能足够透明公开,消费者便有理由指责其失职,进而导致不信任情绪的不断累加,因为面对细节,我们一无所知。

  在人命关天的食品安全领域,品牌不分国内国外,都应用统一的标尺严苛执法。及时公开信息,恰恰不会引起市场的恐慌,反倒有利于建立起消费者对质量监管体系的信任。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