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方案要求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景区门票价格调整要提前半年向社会公布。全面落实旅游景区对老年人和学生等特殊人群门票优惠政策。(《新京报》7月27日报道)
景区门票调整不调整、怎么调整,与公示调整时间没有直截了当的关系。换言之,景区门票调整哪怕在更早时间公示,公众知道了景区门票调整的时间表,并不能改变景区门票调整的进程,因为有众多人群参与并发表意见的所谓“听证会”尚且不能左右景区主管部门调整门票的决心,景区门票调整公示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所以说,景区门票调整公示之策,表面上是让公众早早知道景区门票调整的时间,实际上是为景区门票调整进行时间上的预热,为景区门票调整进行舆论和时间上的准备,从而避免公众对景区门票调整的质疑寻找借口。
景区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涉及到门票调整信息的公示,理应在政府网站或者说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公示,以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可现实的情况是,这些信息的公示只能在景区自己的网站公示,尽管景区门票调整的信息早在半年前就公示在网络上了,但由于景区网站的知名度有限,点击和游览的网民有限,这就造成了公众的知情权非常有限,这就给公众参与景区门票调整发表意见和提出看法设置了不小的障碍,这种提前公示的景区门票调整信息也就形同虚设,无法及时掌握的信息公示对于公众参与、监督景区门票调整也变得毫无意义。
价格调整“听证会”制度备受诟病,“逢听必涨”成为趋势,景区门票涨价的约束机制基本失灵,景区门票已成为“脱缰的野马”,想怎么涨就怎么涨,想涨多少就涨多少,想什么时间涨就什么时间涨。无论是游客还是政府的意见都不能左右景区门票上涨的决心和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景区门票价格调整要提前半年向社会公布”显然是隔靴搔痒,根本就没有“搔”到景区门票不断上涨的“痒”处。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