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总是在讨论中逐渐清晰的,所以欢迎北京房协对空置房问题进行发言。他们指出报道中所谓的“空置房”应该是闲置房的概念;接着对空置房数据进行了反驳。按照他们的说法,空置房问题是一个伪问题,既然空置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又怎么会存在投机炒房的现象?
既然是回应关于空置房的传言——我们暂且把未经证实的空置房信息称之为传言,就应明白人们传播传言的用意是什么。按照舆论学的说法,人们之所以对不能确认的传言予以传播,用意基本有两个:希望具体的信息得到确认;希望内心的诉求得到重视。
在空置房信息的传播中也是这样:一方面人们希望空置房的数量得到具体确认,如果不是6000多万套,到底是多少呢?另一方面人们希望空置房的问题得到重视,从而减少空置房现象,保证房市供求更合理。因为在人们的理解中,一旦房子被空置就成为了投资品,而空置的房子越多,也就意味着越多的房子被投资,原有的供求关系就可能因为房子被空置而改变,结果房价也因为供不应求而上涨。
因此,回应时应针对性满足公众的这些需求。既要以具体的信息回应,也要把空置房问题摆上议程,看空置房是否造成了房市供求关系的变动。然而,北京房协的回应,在这两点上都没有做得尽如人意:没有告诉公众具体的空置房有多少,也没有告诉公众空置房问题在房市供求关系的变动上到底起到怎样的作用。
显然,在回应公众关于空置房的传言时,应该给出清晰的数据,应该对存在的问题予以重视。哪怕空置房的信息没那么准确,也不妨碍传言背后民意诉求的表达,也不妨碍对这种民意诉求的及时回应。如果仅是以含糊的说法予以否认,不仅公众的认知不会清晰,反而觉得自己的意见诉求没得到重视。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