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亿和8万亿,这两个数字分别代表着我国今年前5个月的财政收入和全年预计财政收入。全年8万亿元的财政收入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财政收入越高越好?国库充盈与解决众多民生问题应当是怎样的关系?笔者认为,持续增长、总量居高的财政收入是国力增强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应充分抓住时机,适时推进结构性减税的力度,以增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活力,提高普通人群的收入水平,从而改善民生、刺激消费。
对于全年8万亿元的财政收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6月29日解释说,预估的8万亿元是绝对数,全面考量财政收入问题,更重要的指标是相对数;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20%左右,这在发展中国家属于中等偏低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并没有过高。但即便这一解释成立,由于自1996年至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69.3%下降到57.5%,累计下降11.8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连年下降,分配领域的不公平、不均衡依然是客观存在的。
换一个角度看,在GDP增长水平既定的前提下,财政收入越高,则企业留利与工薪人群收入越少。这对于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刺激消费都是不利的。而且由于财政资金运用的透明度仍然不够,资金利用效率偏低的情况并不罕见,“三公费用”支出庞大,就更凸现出改革财富分配机制的迫切性。客观而言,与GDP增长的速度比,我们在社会保障和民生等领域的支出是有很多欠账的。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工薪人群,都有一种很朴素的想法:“如果这些钱留给我自己用,可能利用率会更高”。这样的呼吁值得重视,并且已经引起高层关注。今年“两会”期间,有关改革分配制度的议题就已启动,并且人们普遍期待能够在今年内有具体进展。
近年来,围绕中国的赋税水平是高是低,有过很多争论。一般认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大超过GDP增速,应该就意味着各种经济体税负过重。如果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税负增加,这种增速是不可持续的,对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非常不利。
在较高的赋税下,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盈利空间被极大的压缩,只能减少对再生产的投入,压低员工的工资收入,造成积累不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受此影响,很多民间资本都不愿意投资实体经济,而去投向见效快、收益高的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等,使得中小企业这一市场上最活跃的因素总是得不到充分发展,就业不足,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近一段时间,提高工资水平、增加居民收入的呼声很高,提高老百姓的劳动收入已经是中央的大政方针。但很多中小企业却表示,不是不愿意加工资,而是利润率实在太低,要大范围加工资,要么裁人,要么亏损。而对个人来说,个税起征点过低且已多年未调,并且没有科学的抵税和退税机制,影响了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降低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从国际惯例来看,在经济有了较好发展后,各国政府都会考虑以减税的方式藏富于民,让百姓更多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因此,在财政收入达到了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大幅给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和个人(尤其是中低收入者)减税,已是刻不容缓,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有人担心减税会使财政收入下降过快,这点也不必过于担心。首先,可以增加央企以及各类地方国企上缴利润的比例。目前,各级国企每年创出的利润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减税后这个数字会更高),但上缴比例却不高,国企作为全民的企业,多上缴利润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第二,控制行政支出,把资金用在国计民生上。如果这一点做不到,财政收入再高也会不够花。第三,减税会增加企业的活跃度和居民的消费能力,从而使中国经济更活跃,最终增加政府的税收,达到“以量补价”的效果,实现各方共赢。
在减税措施方面,除了给企业降税和提高个税标准外,还可以取消(或暂免)资本市场红利税,这可以大大提高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对于现金分红的兴趣,既提高了投资者收益,还是稳定资本市场的福音。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