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垄断企业”(图)

2010年04月20日 08:09   来源:沈阳日报   郭文婧

  水、电、油、天然气等企业,虽然事关民生,但由于是垄断企业,又属于刚性必需消费品,老百姓根本没有议价的能力。更可怕的是,民生垄断企业带头涨价,其他企业和产品跟着涨价,也就有了“合情合理”的理由。于是,预期的通胀就变成了现实的通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就会“毫无保留”地被损害。

  发改委近日发布报告称,二季度水、电、油、天然气等价格将一定幅度上涨,但在出台调价措施时政府将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并采取阶梯价格等多种方式缓解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4月15日,一家大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建议广大人民群众不要相信、不要参与通胀预期的炒作,以免由非理性通胀预期引发“羊群效应”,导致通胀的螺旋式上升。可在现实中,那边,发改委还在说“近期并无通胀之忧”;这边,发改委的报告已经在为涨价打预防针。也许,发改委有它的不得已之处,但是,这种为民生垄断企业涨价吹风的做法,确实又增加了人民群众对通胀的担心。

  虽然发改委强调“在出台调价措施时,政府将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但过去听证会“逢听必涨”的惯例,让我们对此根本不敢抱以期望。

  垄断民生企业为什么要涨价?原因毫无疑问是“亏损”。至于是怎么亏损的,除了涨价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扭亏,发改委也许想都没想。但我们必须明白,始终靠涨价来维持的民生垄断企业,就像一盆温室里面的花朵,离不开涨价,离不开政府对涨价的“保驾护航”。也很像一个不可教的“孺子”,始终走不出“亏损—涨价—亏损”的怪圈。更像一个“好吃懒做”的恶棍,没吃了就张嘴,没穿了就伸手。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很多情况下,不是成本决定价格,而是价格决定成本。成本只关乎企业效益,市场价格决定后,成本的高低,成为能否实现目标利润的关键。成本低于市场价格,就盈利;成本高于市场价格,就亏损;盈利的企业就发展,亏损的企业就淘汰。

  价格不由成本决定,成本就不能成为企业涨价的理由,百姓没有义务为企业的成本上升埋单,政府就不能简单地根据生产成本去推定市场的合理价格,就不能为企业的涨价要求“保驾护航”。那么,政府如何应对民生垄断企业的涨价要求呢?措施之一是打破垄断,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形成市场价格;措施之二是用老百姓可接受的市场价格倒逼企业改革企业经营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措施之三是保持价格稳定,用适当的政府补贴来体现“国计民生产品”的公益性;措施之四是既保持相当程度的国有垄断,又引入民营“鲶鱼”,不断降低市场平均成本,同时体现“国计民生产品”的公益性。

  当然,“民生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不可能永远不变,甚至是只降不涨,这一点,老百姓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在通胀预期如此强烈,甚至被少数投机分子加以炒作利用的背景下,“民生垄断企业”带头涨价则有不负责任、不顾大局的感觉,有当通胀预期推手的嫌疑。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