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如若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不免令人首先对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产生怀疑,进而质疑部门的利益驱动问题。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公布的“权威”的二手房交易价格假信息即是一例。
记者查证,3月24日长沙二手房交易行情为“交易51套,成交均价为2256元/平方米,其中住宅成交49套,成交均价为2193元/平方米”。而对于二手房的考量指标,长沙市房产局网站上还有另外一个指数:挂牌均价。在长沙市房产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1—2月份长沙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特征》一文中,“2月长沙二手房纯住宅挂牌均价为4845元/平方米”。而同期,房产局公布的二手住宅均价为2086元/平方米。对比这两个数字,发现交易价为挂牌均价的43%,相差一倍以上。更要命的是,有细心网友发现,这些掺了“水分”的数据,已在房产局官方网站连续公布了214期,并被以万元高价出售,至今仍在继续。(3月26日红网)
引用的消息比较长。核心三点,一是当地房管局作为权威数字公布的二手房交易价格数字严重偏离实际,相差一倍多,已经失去了统计意义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误导公众、误导宏观决策。二是当地房管局将这些虚假的“权威数据”进行销售,本身就背离了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涉嫌将纳税人供养的政府职能二次变现,第三,虚假的数字还可能成为房地产集团操控房价使房价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的口实。
当地房管部门的解释是,数据时真实的,但这个真实是由于买卖双方故意填低交易价格,目的是双方逃避交易税。但既然房管局能计算出符合市民实际感受的二手房住宅挂牌价,为什么还默认买卖双方报低的交易价,还将之作为服务经济社会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权威数字进行公布呢?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何从谈起?
长沙市房管局的二手房交易“权威虚假数据”让人想起了2月底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公报称,200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平均上涨1.5%,这一消息公之于众,旋即遭到舆论的一片质疑和反对。几乎同一时间,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的结论是,200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24%。而公众和市场对后者给出的数据比较认可。尽管有关部门解释这是采用两种不同的表述方法计算的房价平均涨幅,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失真问题已经严重损害了其公信力和公众信任。偏离了实际情况的统计数据毫无意义,唯一的意义是,如果决策部门采用了虚假的权威信息,意味着房价上涨的空间还比较大,调控得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这对房地产商是个好消息,但对购房者来说,则意味着他们的承受力越来越小,被透支的今后几十年的生活负担越来越重。
统计的意义,在于检测当地社会经济运行情况,为政府决策、为行业经营、为公众生活服务,所以真实性是统计的生命。失去真实性的统计非但起不了上述作用,更可能加深错误。甚至,让人怀疑,统计部门本身就是这错误决策的得益方。比如长沙市房管局房产研究中心的服务条款中就这样写道:“借助于与其他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房地产企业的合作,帮助房地产企业解决地产策划、方案论证、市场调研、整合推广、销售代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说这样一句话:房管部门借力于虚假权威数字,分享房地产暴利的一杯羹。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