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需要“帝国大厦”吗?

2010年03月03日 10:30   来源:荆楚网   李松林

  今日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是2010年世界城市建设国际论坛开幕在即,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北京打造世界城市应建设类似纽约帝国大厦式的地标,作为北京现代商业文化的象征。

  龙秘书长的建议看似宏伟恰当,细品则略显粗陋外行。依其看法,认为北京要想成为世界城市,必须要有地标建筑,而且要有美国“帝国大厦”式的建筑,因为只有在北京建构一座“帝国大厦”,北京才拥有现代商业文化的象征。

  毋庸置疑,谈起帝国大厦,恐怕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竣工于1931年的帝国大厦,曾是世界第一高楼。由于竣工落成时的特殊历史背景,使其本身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和纽约的标志性建筑。而如今,当人们回头细数帝国大厦走过的70余年时光时,帝国大厦矗立与此的本身涵义早已变得丰富圆满。不再仅仅是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也远远不止纽约现代商业文化的繁荣,其本身更象征了美利坚民族坚忍不拔、自强自立的民族品格。从这一点上来讲,龙秘书长关于北京需要修筑“帝国大厦”以象征北京现代商业文化的说法确实显得外行和肤浅。

  作为拥有850余年建都史的古城,现代北京的一举一动必牵引着国人的视线,牵一发动全局。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发展条件,古都得以保存的多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职能。也就是讲,政治和文化莫非最该成为北京的形象和标签。从这个角度来讲,北京市不乏地标性的建筑:长城、故宫、天堂、颐和园、圆明园、乃至天安门广场都有资格和机会成为北京的地标建筑。而商业文化自始至终是伴随着商品的产生而产生,商品的交换而发展,穿插着诸多的经济利益在其中。商业文化有契机在拥有政治和文化底蕴的土壤上得以繁荣,但无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建造“帝国大厦”来打破历史积累和传承下来的政治文化。

  在进行建议和决策的时候通常能看到两种人的影子:一种是短视者,凭自己的经验想象预测未来事物的发展趋势,结果只能感叹“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还有一种人是利己者,提出的建议一定是有利于自己的才开口,不然打死也不说。网友感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砖家来放话!”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和跨越的时代,开会是再也正常不过了。但在会上提出真正具有理性和建设性的意见者却凤毛麟角。受利益的驱动、受世风的污染,受“沉默的螺旋”的干扰,一些人已经放弃了知识背后的理性和装在内心的责任。

  长话短说,笔者以为,一座“帝国大厦”不能成为北京商业文化发展的象征,不会得到多数国人的支持和信仰(这从网民的落差悬殊投票态度可以看出),更不能使北京大跨步迈向世界先进城市行列。要想打造世界城市,北京市需要做的有很多,比如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改善美化城乡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控制贫富悬殊拉大、提高市民综合人文素质等等。而北京市需要“帝国大厦”的说法显然只是个别人一时兴起的说法,十足的是个伪命题。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