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承载能力毕竟有限,目前已经不堪重负,星罗棋布的中小城市才应是城市“扩容”的重点。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一本名为《小的是美好的》的书,几乎影响了全世界“大城市”与“特大城市”的“好大”思维模式。在经历了“城市膨胀”带来的超级城市热洗礼之后,这本书让人们意识到城市“小的是美好的”。
不过可惜的是,这本书似乎并未能“影响”到我国的城市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成就显赫,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吃得撑”,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却“挨着饿”。前不久,《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近年来,社会资源大量汇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形成“盆地效应”,吸引流动人口过度集中,使这些城市严重超载,土地、环境、水资源难以承受,不少城市已不堪重负。
根据《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而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则称,“现在我国的城市化率是44.9%,发达国家最低是78%,甚至都在90%以上。我们的差距非常大。”由此可知,我国未来的城市化依然会奋起直追、突飞猛进。只不过,在特大城市、大城市“肚子胀”时,我们似乎更应该关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温饱”。当然,强调“城镇化”,并非不发展大城市,而是强调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城乡协调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城镇化就是“化”农民,变农业人口、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但从目前全国近两亿农民工的流向来看,有大约60%流向中小城市和乡镇企业,只有不足40%流向大城市。从这个角度来讲,城市化的努力重点也应该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大城市的承载能力毕竟有限,目前已经不堪重负,继续“挖潜”只会增加管理难度,催生社会问题。无疑,星罗棋布的中小城市才应该是城市“扩容”的主角。
推动中小城市发展,增强其吸引力,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就业问题,也可以分流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与其继续增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大城市业已超载的人口、社会资源压力,不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再说,我国的城镇化,不是少数几个特大城市的“独角戏”,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既可以优化城镇结构,也可以平衡地区间的发展差异。
正因如此,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把城镇化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这些,均传达出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倾斜的政策意图。
日前,从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传来的消息,我国将把人口、经济、财政、税收以及城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和标准的县(镇),适度改设为市。同时,有关部门将继续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如此,也是在为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谋篇布局”。
当然,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乏障碍,比如大城市发展的“虹吸效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户籍壁垒、科教文卫条件的差异等等。这些障碍,均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去一一破除,唯有如此,城镇化才能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