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市经济运行呈现见底、复苏、回升态势。1月21日上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2009年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据统计,2009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10.1%,不但实现了“保九”的经济增速,还超过预期值1.1%。全市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1月21日 《法制晚报》)
北京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经济快速发展,可喜可贺。从理论上讲,人均GDP增长也意味着百姓更富裕。但是如此利好消息并未受到欢迎,反而引起了质疑。
不仅普通网民提出质疑,专家也指出,很多外地人对北京的GDP做了巨大的贡献,但在计算人均GDP的时候并没有把他们算在内。北京在这方面占了很大的“便宜”。北京在经济结构上,出口所占的比重不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小。首都北京占据了许多先天优势,取得如此GDP佳绩,并不值得过分表扬。
尽管目前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明显。但是“涨价”俨然成了近期的市场关键词。食品涨价、门票涨价,成品油涨多跌少,各地自来水、天然气“涨”声此起彼伏。与信贷增长、股市房市价格回升等因素相互叠加,社会通胀预期增强。在这样的语境下,GDP到底有多少含金量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而且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变化对GDPG增长的贡献,地方GDP与中央GDP统计数据不吻合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人均GDP并不代表人均收入。GDP的高低不取决于数字积累,而取决于民生质量是否真正改善。如果民生质量没有显著改善,GDP数据对百姓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谈人均GDP,不是为了面子上好看,形式上达到高收入水平,更是为了让百姓得到实惠。就拿北京房价来说吧。数据显示,北京市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达到27:1,超出国际平均水平5倍。而房价租售比已经达到500∶1。房价收入比不断扩大,承受畸高房价压力或者望房兴叹的民众能感受自己的高收入吗?而且贫富悬殊的问题值得关注,如果GDP增长的成果被跑在前面的人分享了,让落在后面的人参与分享人均GDP过万美元的荣耀也很滑稽。
尤其值得追问的是,北京人均GDP的统计数据具体包括了哪些人?千千万万为首都经济建设默默奉献的外来人口是否被排除在外?有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6月底,北京市户籍人口达到1204万,流动人口总量为510.7万,全市实有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700万。尽管北京市统计局没有透露人均GDP统计是否包括了外来人员。但是根据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的总量来计算,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显然是按照户籍人口计算的,数百万外来人口被排除在统计数据之外(专家也直言北京在这方面捡了“便宜”)。如果按1700万实际人口来统计,人均GDP无疑会大幅缩水。
而这些没有纳入统计范畴的外来人员,他们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经济学上有个“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些没有纳入统计数据的外来人员就是木桶理论中的“最短木板”。
应该承认,统计样本没有与时俱进调整,是外来人口没有纳入政府统计范围的直接原因。但是我认为,GDP统计把外来人口排除在外的原因还在于,城市对外来人员的权利关注得不够。外来人口数量多,他们的收入水平普遍低于人均GDP数据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他们没有北京户籍,他们只是城市的匆匆过客,但是他们同样为首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是首都发展、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按照“谁贡献、谁受益”的原则,他们理应参与首都经济发展、改革成果的分配。GDP统计不能没有他们的份。
实际上,外来人口在默默奉献的同时,也在参与分配北京的生活、生产资源。但是,由于身份的差异,他们只能分配到十分有限的生存权利。笔者担心的是,如果处于“最短木板”地位的外来人员被排除在统计数据之外,即使北京市GDP数据再高,北京户籍人口充分分享了GDP增长的好处,也与这些处于城市边缘的外来奉献者无关。不理清这些基本民生问题,简单地以平均数据的增长来审视发展成果,难免有些偏颇。不仅人均GDP统计数据外的外来人员感到伤心,责任政府也不会心安。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