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问题难以“毕其功于一役”

2009年12月21日 06:49   来源:大众日报   周学泽
    今年房价涨得猛。很多人都体会到,今年其实是1997年年底福利分房结束后,房价涨幅最大的一年。房价高涨的同时,恐慌性购房大量涌现。癫狂的房市,引起决策层面的警觉。继国务院12月9日“营业税优惠政策”调整、12月14日“国四条”出台之后,12月17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再度出手打击开发商囤地,将开发商拿地的首付款比例提高到了五成。(据近日新华社)

    无疑,调控政策将对房市起到降温作用,但效果能有多大,则难以言说。因为过去房价屡调屡高的情况屡见不鲜。考虑到房地产业的复杂性,可以说想将房市问题“毕其功于一役”,很不现实。

    房价高涨,有各种解读。如土地抬高说、刚性需求说、投机炒房说、保障住房不足说,还有丈母娘和媳妇推高说,等等。这些说法都有道理,毕竟房价上涨不是单因素的,但本轮房价暴涨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是“海量”的投资所致。去年底中央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随后银行业开始大规模信贷投放。据权威预计,2009年全年信贷资金将突破 10万亿元。巨额的资金投入,无法不让人产生通货膨胀的预期。社会资金担心贬值,必然寻求保值渠道,而住宅无疑是最有保值功能的产品,出现全民购房热在所难免。

    其实抛开2009房价暴涨,我们往回看,“投资拉动”有时即使不是影响房价的主因,但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房价。

    由于我国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尚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庞大的行政体系的运转与经营城市也都需要巨额资金,使政府必须通过税费征收保持足够的财力。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当社会财富很大一部分集中于财政(还有国企)时,民间经济活力必然不足,为激活社会经济活力,只有仰仗政府投资政策拉动,而投资又需要获得“财源”,房地产业作为来钱最快的行业自然“当仁不让”。保持房地产业的繁荣,就能确保土地收入及有关税费的“入库”——其中地价的上涨势必推高房价。加之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萎缩短时间内又难以恢复,这就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更难以退出,这也进一步导致房价难以下降。当前的政策主调“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是遏制“过快”,而并不是遏制“上涨”,就反映出调控的两难心态。

    但高房价蕴藏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甚至政治风险,都是不言而喻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也是我们已确定的发展方略。而房地产业要想良性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措施逐步弱化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

    在此有几个建议:一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只要收入提高了,消费作用必然凸显,进而降低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除了工资性收入,另外土地作为法定全民资产,土地出让金应考虑用到“全民”身上。可采用逐年增加额度的方式,以“财政专项房补资金”的名义补贴给全民——如果不能补“人头”则补“砖头”——建设保障性住房;让个税发挥“劫富济贫”作用,补贴到中低收入者身上。二是政府严控购房资格,除了首套房和改善性住房外,再照顾一下老人与子女异地奔赴、夫妻异地分居等情形,其余购房行为一律征收高额物业税,同时征收高额住宅遗产税,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新兴科技、绿色能源、生命科学、医疗、环保等方面。三是推进省直管县、机构精简等行政体制改革和削减城市经营方面的政绩冲动,以弱化各地的“聚财冲动”。

    房市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绝非一日之功可毕,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持久用力,才有望让房市回归健康发展的轨道。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