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经济眼 > 正文
中经搜索

延长“退休年龄”让哪些人受益了

2008年11月14日 07:34   来源:红网   王捷
    “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最近透露的这一信息引起各方关注。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各大网站,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反对的声音占了多数。
    
    笔者认为,延长“退休年龄”的想法和做法值得商榷。
    
    首先,从身体健康和关爱老人的角度来说,不宜延长退休年龄。人的身体是血肉做成的,不是钢铁做的,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越来越差,需要休息,安享晚年。退一步来说,即便是钢铁做成的,每部机器的零件也有使用年限和使用寿命,不可能永远不出故障。因此,从生理角度来说,一个人从18岁成年,如果生活水平不高,没有很好的医疗保健,活到60岁时,大多数人的部分身体“零件”已经出问题,从关爱老年人的角度来说,应该让他们享享清福,颐养天年,而不是“逼”着他们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卖命。
    
    其次,不同工作岗位对身体健康状况有不同的要求。环卫工人的工作需要起早贪黑,而且,常年日晒雨淋,身体往往处于透支状态,如果让他们工作到60岁甚至65岁退休,无异于一种摧残。女护士的年龄大了,听力下降了,眼睛差了,手也不太听使唤,难以胜任细致的护理工作。虽说医生年龄越大,临床经验越丰富,但是,让一个60岁以上的医生上手术台,不仅身体受不了,而且,手也会不停地抖动,无法操刀,充其量只能坐诊。更何况,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不一样,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寿命也不一样。如果一刀切,制定一个统一的退休年龄杠杠,显然是不科学的。
    
    其次,就业压力将会更大。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延长退休年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显然,让年龄大的人在岗,让年轻的劳动力下岗,本身就是一种就业怪现象,是一种社会倒退现象,怎么看都不顺眼,不值得提倡。更何况年轻劳力下岗,就会无是生非,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最后,延长“退休年龄”不适用于工人。作为生产一线的工人来说,延长退休年龄,肯定是一个坏消息。生产一线的劳动强大非常大,工作也非常辛苦,同时,生产一线的工作对人的身体要求也比较高,如果让生产一线的工人在65岁退休,身体肯定受不了,工作也干不好。
    
    笔者认为,延长“退休年龄”的想法充其量只适用于公务员和某些劳动强度比较弱的工作岗位,不适用于其他工作岗位。
    
    不难理解,大部分公务员工作岗位比较轻松,也没有什么压力,让他们干到65岁退休,从减轻社保压力而言,比较有利。不过,笔者窃以为,所谓的延长“退休年龄”,说穿了,不外乎一个“利”字。就目前而言,公务员退休后,可以说,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能干到65岁退休,就意味着可以多享受5年美好的待遇。不难想象,如果能够解决好公务员退休后的利益问题,相信,要求延长退休年龄的人就会大大减少。更何况,发余热的方式并不是仍然待在原来的工作岗位。其实,工作只是保障生活的一种需要,并非一个人的人生目标。相反,早点退休,可以多些时间做一些即有益于社会,又能使自己快乐的事。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