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足球就是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发展运动不遵循其本身规律,只能是屡战屡败;如果管理者只懂“假大空”、“放卫星”、“瞎指挥”,只能是丧失领导力和公信力;如果参与者不努力提高水平,沉溺于“假赌黑”之中,只能是遭到公众的谩骂与嘲讽……当中国足球长时间在低谷徘徊之时,他们终于等来了“大救星”——中国房地产业。
这个在当下饱受百姓非议,却又发展最快、暴利最大的行业,大摇大摆地登上了中国足球的舞台。从富力地产正式接手中甲球队深圳凤凰,到广州恒大一笔又一笔的天价“引援”震撼足坛,再到今年中国足球最重磅的新闻,则是王健林率万达集团以三年注资5亿元的方式强势回归。房地产界三大品牌开发商富力、恒大、万达的“联袂演出”,再次让房地产与足球“联姻”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足球是一项“砸钱”的运动。在整个联赛商业运作还不规范,球队不能完全实现造血机能的情况下,需要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投入。回顾一下中国足球的职业化发展史,就可以看到赞助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早期的烟草类、家电类、医药类企业已然退出中国足球的历史舞台,如今只剩房地产企业“独领风骚”。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的职业足球就像一个晴雨表,在走马灯般的投资人和赞助商轮换中,依稀可以看到经济发展的“城头变幻大王旗”。
不管你是否承认,房地产业目前就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介入中国足球,一方面是当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侧面体现。房地产企业拥有雄厚资金,可以持续向中国足球投资;另一方面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我选择。足球的发展依托于城市,借助足球的平台,房地产业就可以与城市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一支球队往往都代表着一个城市,在该城市的球迷心中都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房地产企业通过赞助球队就可以提高其品牌在该城市中的知名度,进而走向全国。万达集团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这些地产大鳄们的集体到来,是否意味着中国足球的春天即将来临呢?
恐怕没那么简单。其一,房地产的暴利不会是一种常态。在国家房地产政策日益收紧的背景下,一旦这些参与足球的地产商资金链条断裂,势必会给足球联赛带来不稳定;其二,对于这些血管里缺少道德血液的地产商来说,经营足球或许成为有一场资本逐利的短期投机行为,一旦达到目的就会迅速抽身离去,所谓的青训培养等又成浮云;其三,中国足球长期积攒下来的腐败问题、体制问题以及水平问题等等,也绝不是几位房地产商入股投资就能解决的。
从1994年起,中国足球起就被贴上了“职业化”的标签,但多年来走的却是行政主导的畸形市场化之路。在“只有房地产企业才能玩得动足球”的大背景下,足球和房地产这两个急功近利的行业“一拍即合”理所应当。我们或将不得不看到的结局是,这些房地产大佬一定会挣得“盆满钵满”,然后潇洒地转身离去。但是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看着这些大把大把从房奴身上攫取下来的血汗钱,被用来包装一个“百病缠身”的干瘪足球,恐怕只能寄望“中国足球前途光明”,才能聊以自慰了。(子房先生)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