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原创评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杜拉拉升职记:一部成功的时尚商业片

2010年04月21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古鲁
    



    由徐静蕾自导自演,张一白监制,莫文蔚、黄立行、吴佩慈、李艾联袂演出的时尚职场大片《杜拉拉升职记》于上周公映,票房飘红。根据发行方中影集团的不完全统计,四天票房约收4400万,观影人次突破百万。

    “杜拉拉”这个名字前两年算是火到人尽皆知,那段时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都是这三个字,后来电视剧版、话剧版的“杜拉拉”也相继出现,如今《杜拉拉升职记》在大屏幕上与观众见面,加上之前该片铺天盖地的宣传与互动式的营销方式,电影票房突破千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实际上影片虽然叫做《杜拉拉升职记》,但主要讲述的内容并不是升职,而是爱情。准确地说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是利用“杜拉拉”的名气演绎了是一部时装爱情剧。该剧请来了好莱坞顶级造型师为剧中人物量身设计造型,又有长腿美女莫文蔚,九头身美女吴佩慈和名模李艾来做衣架子,整个电影就是场时尚生活秀。不过一部打着时尚招牌的影片若不在造型上下功夫,不能让观众一饱眼福,连其时尚的招牌都拆了,那只能是一部超长版的广告片了。

    影片《杜拉拉升职记》其实并没有富含什么太高深的感悟或者意义,电影中插入软广告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远远地超过了电影《非诚勿扰》。舍本逐末可能也是徐静蕾商业上的考虑,既然写博客、办杂志难见钞票,那么只好在电影的老本行上找平衡。之前擅长拍文艺片的徐静蕾这次选择以商业电影的定位来对待《杜拉拉升职记》,单从植入广告带来的收入看,老徐的这一步已经走得相当成功。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