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大气力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绩,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十一五”前4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为了确保完成“十一五”时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任务,我们一定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根据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环的现象。
一是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要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节能减排指标约束,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术,抓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以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二是加快污染防治,提高全民族环保意识。要重点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等工作,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监管制度,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三是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要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研究开发资源节约集约使用技术。要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有效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四是加快实施生态工程。要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生物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海岸带等的生态保护,开展植树造林,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