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刚升:发达国家公共债务比较研究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包刚升:发达国家公共债务比较研究

2011年11月10日 06:32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包刚升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不少发达国家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和公共债务危机。2009年,以希腊公债危机和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为导火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逐步显现。2010年5月9日,欧盟多国财长通过了一个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全面救助计划,希望以此来确保欧洲整体的金融稳定,但情况并未真正好转。美国则面临类似的危机。在2011年5月美国国债触及立法所允许的上限后,白宫和国会以及民主、共和两党就提高国债上限展开了政治角力。8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同意提高美国国债上限,但同时要求美国政府消减财政赤字。受此影响,2011年8月6日,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标准普尔从AAA下调至AA+。随后,全球主要股指开盘即出现重挫,全球主要股指在第三季度的跌幅高达12%至25%,石油和有色金属价格也出现暴跌。受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和金融市场下挫的影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进一步加剧。目前,希腊主权债务违约率被认为已经上升至9成,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也遭到多个国际评级机构的下调,穆迪从9月到10月初又下调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主要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不少学者担心欧盟和欧元区无力采取措施来解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甚至已经威胁到未来欧元区能否维系。

    发达国家的财政和公债危机看上去是金融危机引发的,但实际上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财政和公债问题由来已久。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OECD国家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不断增加。2007年,OECD国家公共债务占GDP比重平均已达72.9%。尽管如此,并非所有OECD国家都面临严重的公债问题。澳大利亚2007年公债占GDP比重仅为14.3%,2011年也仅为25.9%。新西兰等国的公债也处于可控水平。因此,OECD内部国家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为什么OECD国家公债占GDP比重出现了持续的增长?为什么OECD内部不同国家间公债状况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试图结合已有的研究,应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比较研究方法来解释上述问题。

    一、OECD国家的公共债务问题

    公债并不是一个新现象。19世纪以来,很多国家在战争或经济衰退时期借入公债,在和平或繁荣时期偿还公债,已经成为惯例。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大大提高了发达国家的公债水平。而二战之后的二三十年间,由于奉行平衡预算原则,加上经济快速增长,到1970年OECD国家公债占GDP比重已经降到40%左右。但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这些国家公债比重开始持续增长,2007年达到72.9%。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则使OECD国家公债比重在4年间增长了20%以上,2010年达到96.9%。表1说明了OECD国家1970年以来公债占GDP比重的变动情况。

    表1 OECD主要国家公共债务占GDP比重的增长(1970年至今)(略)

    公债是财政赤字的累积,公债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财政赤字的增长。20世纪70年代之前,发达国家也有财政赤字,但战争或萧条时期的赤字通常会由和平或繁荣时期的盈余来弥补。比如,大萧条和二战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赤字,但到1960年为止多数发达国家实现了财政平衡或盈余。然而,从1975年开始,多数OECD国家开始出现持续的财政赤字。OECD网站的数据显示,从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OECD国家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平均稳定在3%-5%的水平。和平时期出现连续的高财政赤字,是发达国家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从90年代中后期到2007年,也只有2000年OECD国家总体上实现了财政盈余。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2009、2010年OECD国家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均突破7%。

    无疑,OECD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公债比重过高。目前,OECD国家已突破国际上公认的财政稳定的警戒线。1991年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公债比重不得超过GDP的60%。但早在2007年,公债比重已经突破60%的警戒线,2011年更是达到惊人的100%。而OECD国家的公债数据还只是显性债务。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和人均寿命的延长,钱德(Chand)、马森(Masson)和努德(Noord)等学者认为,OECD国家还面临着大量的隐性债务。[1]

    二、OECD国家公共债务增长的原因

    如何解释1975年以来OECD国家公债占GDP比重的持续增长?历史地看,二战前发达国家公债剧增的主因是战争。美国、英国等国都出现过战争时期公债急剧上升、和平时期公债迅速下降的情形。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OECD国家总体上处于和平时期。因此,这一时期公债增加与战争关系不大。另外,该时期并未出现类似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表1的数据显示,该时期公债比重的提高总体上是持续的,即使繁荣岁月也不例外。因此,要解释该时期公债比重的持续增长,必须要寻找其他变量。

    对比主要经济数据会发现,该时期OECD国家公共收支占GDP比重也出现了持续的、大幅的增长,这正是公债比重剧增的基础性原因。OECD国家政府支出占GDP比重从19世纪后期以来经历了持续的增长。1870年主要OECD国家该比重仅为10.7%,1913年该比重约为12.7%,二战之前的1937年该比重也仅为22.8%,但1980年这一比重跃升到了43.1%,此后该比重大概在42%-45%之间波动。[2]

    政府支出占GDP比重较高,使得公债占GDP比重较高成为可能。两者之间的因果机制是:第一,政府支出占GDP比重较高,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就可能较高。从1970年到2010年,OECD国家约有60%的年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平均超过3%,其前提是政府财政收支占GDP比重较高。第二,20世纪后半叶至今,新增政府支出主要是社会性支出(social spending),具有较强的刚性。目前社会性支出约占OECD国家政府公共支出的一半左右,这使得政府往往难以消减政府公共支出,萧条时期更是如此。因此,政府公共支出占GDP较高比重,是解释公债剧增的基础性原因。

    该时期的另一重要变化是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在很多OECD国家成为常态。凯恩斯主义的财政主张是,在繁荣时期实行收缩性财政政策,而在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这样一来,财政赤字被认为是一项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当然,凯恩斯主义的经典理论强调,政府应用繁荣时期的财政盈余来弥补萧条时期的财政赤字,以此达到长期预算平衡。

    但是,多数OECD国家是选择性地实施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一方面,OECD国家在萧条时期采用财政扩张政策。公共支出、财政赤字和公债剧增往往发生在衰退时期。比如,由于金融危机影响,OECD国家从2007至2010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年均超过5%,公债占GDP比重4年上升超过20%。另一方面,该时期OECD国家并没有在繁荣时期创造财政盈余。从1975至2010年,OECD国家仅有一年总体上实现了财政盈余。因此,OECD国家选择性地实施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是造成公债不断累积的直接原因。

    那么,为什么OECD国家选择性地实施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呢?上述分析仅仅是经济解释,政府预算和财政政策是一个政治过程,还需要政治解释。以布坎南(Buchanan)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在民主政治制度下,选民容易产生“财政幻觉”(fiscal illusion)。他们容易高估当前政府支出的好处,而容易低估未来税收的负担。换句话说,多数选民希望政府扩大开支却不希望政府增加税收。政治家为了迎合这种选民偏好,通常会主张增加政府开支,却不会轻易主张增加税收。如何做到既增加政府开支又不增加税收呢?唯一的可能就是推行财政赤字政策,并通过政府公债来筹集资金。OECD国家的民主制度、选举博弈以及政治家之间的竞争,正是导致公债持续上升的政治机制。[3]

    总之,OECD国家公共收支占GDP比重的提高,以及选择性地实施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是导致公债比重持续增加的经济原因,而政治根源则存在于OECD国家民主制度的政治机制之中。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