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我国发展环境的三个重要判断

2010年12月13日 08:08   来源:西安日报   王诚安

  总的来说,判断中国走向的逻辑起点,就是“一个巨变、四个没变”。经过几十年飞速发展,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没有变。

  “十二五”规划《建议》指明了未来中国发展的主题主线、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这是在全面和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抉择,有其客观的现实依据。这集中反映在《建议》对我国发展环境作出的三个重要判断上。

  判断之一:“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这一重要判断指明了我国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我国改革和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即将胜利完成,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五年来,我们交出了一份完美的“成绩单”: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十一五”前4年GDP年均实际增长11.4%,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同期的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同期的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45.5%下降到41.0%。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中国正稳健地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五年来,我们战胜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战胜国际金融风险的严重冲击,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这表明我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迈向“十二五”。

  判断之二:“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这一重要判断指明了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历史方位。2010年,这是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节点,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接续点:“三步走”战略前两步已经迈过,正向第三步目标阔步前进。

  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和“分两步走”的总体战略设想。党的十三大报告对此做了完整的表述。我们已经走完前两步,正在迈向第三步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五大又对第三步发展战略提出了“小三步”新思路,党的十六大明确把“小两步”目标确定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新要求。因此,“十二五”时期就是承上启下、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时期。

  2000年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从59.3%稳步提升到2007年的72.9%,平均每年增加1.95个百分点。但目前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排在世界第99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更是排在世界100位之后。我国有1.5亿人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还有4000多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有2300多万城镇人口靠领取最低生活费过日子。因此,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飞跃,还需要经过我们的艰苦努力,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判断之三: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一重要判断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有利环境和基本条件。2002年江泽民在“5·31”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论断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强调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和建设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改革和建设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提升了发展本领、创新了发展理念,现在我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只有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作者系陕西省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