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和解读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无锡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和解读

2010年11月29日 12: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十二五"规划建议热读

    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十二五”规划的建议11月18日正式通过,为无锡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和方向。

    1.7万余字的规划建议,没有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GDP增长目标,却反复提到了“战略转型”、“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创新”、“幸福”……这些词也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焦点。

    建议中提出,要大力提升无锡在长三角和全国城市中的战略地位,与此对应,“全面确立竞争优势”、“具有独特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等,成为无锡在发展新阶段的城市新定位和新追求。立足于超越历史、超越先进,无锡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迎接她的,既有美好的前景,也有严峻的考验。

    【核心】

    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加快转型发展上求突破,全面进入战略转型新阶段,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新目标

    必须把“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

    必须把加快转型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

    精心组织实施加快转型发展的重点策略,全力以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积极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增长新方式,奋力开拓“生活幸福、生产先进、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全面确立竞争优势,全面进入战略转型新阶段

    经过全市人民五年的努力奋斗,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加快转型发展取得更大突破,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新目标……

    ———摘自《建议》

    [会场实录]  

    “过去我们谈转型,都是在讲怎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怎样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资源依赖转向科技依托、从加工制造转向设计创造……而我们现在的转型,则包含了产业、城乡、社会、政府四大方面,因此,这是一种更加全面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型。”市委研究室主任王安岭如是说。王安岭提醒我们注意一个事实: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没有出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意味着什么?”王安岭说,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发展的重点就要做适当的调整。今后的转型之路,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最现实的利益。因此,加快转型这条主线必须牢牢抓住,用转型来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才能既做到“强市”又做到“富民”。“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于无锡这样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来说,就是要用转型来促进结构优化升级,这样才能形成独特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在市政府秘书长吴峰枫心目中,150平方公里的太湖新城就是未来承载无锡转型发展的“主战场”,肩负重要使命。“转型,意味着拥有什么样的载体,就有什么样的产业,也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品位。”吴峰枫说,加快转型,太湖新城首当其冲。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战略转变,需要大力培育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兴产业,太湖新城将致力成为一座“感知新城”、“智慧新城”,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

    【核心】

    在增强经济竞争力上求突破,致力加快以科技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创新型经济发展

    坚持把科技创新创业作为第一驱动力,大力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和高效规模化现代农业,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推动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为主导向服务经济为主导转变

    大力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大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

    大力实施服务业超越计划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升发展

    大力推动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摘自《建议》

    [会场实录]  

    “市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突出了转型发展的主线。展望‘十二五’,新区必须谋划新的战略和转型思路,关键是走创新驱动之路”。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许刚表示,新区的科技创新一直走在全省全市前列,但跨入新的发展阶段,将面临新的要求,从微观层面,围绕人才、科技,新区将在继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着重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尽快产业化,得到市场和社会的认可。同时,将进一步形成两个“群”的集聚。一是包括科技创业企业和外资研发中心在内的研发企业群;二是建立上市企业群,培育和推动科技型、创业型企业走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之路,实现产业化之后的裂变发展和规范管理。通过推动科技发展、创新发展,建设一个国际化、创新型、服务型、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科技新城。

    科技创新,开发区责无旁贷。江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孙小虎说,过去5年中,江阴开发区已步入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创新型经济发展轨道,“十二五”期间将围绕产业转型、提升、培育,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传统优势产业要提升集聚水平、做大规模、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同时重点培育生物医药、物联网、文化创意、软件与服务外包四大新兴产业,引进人才、项目“种子”,建好促其裂变发展的加速器“苗圃”,最后育成产业化“森林”,规划建成4个百亿级、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未来5年,江阴开发区将每年引进领军型人才100名,每年新建“三创”载体50万平方米,强化与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尽快培育成功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上市公司,涌现出更多像远景能源这样的龙头企业。

    【核心】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上求突破,致力加快以中心城市为带动的区域城市化发展

    坚持融入上海和中心城市带动,大力提升中心城市辐射能级和城乡集约化开发建设水平,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开辟新型城市化道路,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努力建设一体两翼特色城市,推动城乡建设由注重城市形态建设向注重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转变

    积极放大锡沪“同城效应”

    积极优化市域发展空间布局

    积极强化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

    积极加快新型卫星城建设

    积极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摘自《建议》

    [会场实录]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强调要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这为未来5年的城乡建设指明了方向。”市建设局局长夏正兴坦言,“十一五”期间,全市重点建设投入相对偏重于城市,不过供电、供水、公交等公共服务已开始覆盖城乡大地,而农村发展的短腿主要就是道路畅达、污水处理等综合服务功能的缺失。城乡一体化需清晰界定城与乡的差别,一方面要以“两置换一转化”、万顷良田建设等载体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另一方面要按照村镇总体规划,对保留村庄进行立面美化以及河道清洁、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等环境综合整治,达到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水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政府公共服务的阳光要普照农村,建议各级政府不断增加对农村的投入。

    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加快以中心城市为带动的区域城市化发展。对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这一目标,市规划局副局长尤志斌表示,关键是落实,要以做强、做精、做实的高标准来开辟新型城市化道路。譬如正在建设的太湖新城,将是无锡新的市中心,大剧院、金融第一街区、国际会展中心等功能载体,太科园、太湖城等科技创新载体汇聚于此,目的都是为了做强这个未来的中心城区。没有产业的城市是一座“空城”,要以创新型经济为导向做精产业,实现差别化、特色化发展,城市布局也要做精,彰显山水湖滨和历史文化特色。以前城市发展摊得很大,“像趴在地上”,今后每个区域都要做得实实在在,进一步提高集约用地水平,新建建筑都要争取多留赞叹、少留遗憾。

    【核心】

    在提升资源环境支撑力上求突破,致力加快以低碳、绿色为特征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大力完善生态发展体系,着力构筑生态文明体系,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推动由环境保护为主向全面建设生态系统转变

    着力建设低碳城市

    着力加强污染综合治理

    着力构建绿色宜居城市生态系统……

    ———摘自《建议》

    [会场实录]

    无锡的生态环境治理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重大突破,开创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新路子。“十二五”,无锡将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市环保局局长刘亚民用五个“并重”概括了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由点线为主转向点线面治理并重,由工业污染、生活污染治理为主转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治理并重,由城镇污染治理为主转向城镇、农村并重,由控源截污为主转向控源截污和生态修复并重,由治理为主转向治理和加强环境监测监控并重。他表示,就环境体系而言,今后五年,将更加突出治水,以太湖新城“清水流域”示范工程为典范,带动其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治气,切实加大工业废气、建设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力度,开征扬尘排污费、淘汰黄标车、实施区域限行等都将在明年推开;拓展领域,加强对土壤治理、危险废弃物的整治,提升污染防治的水平。

    作为无锡未来城市新形象的代表,滨湖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滨湖区委书记朱渭平说,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在自然山水优化美化的基础上,有着更高端的定位。倡导绿色的生活生产方式,并通过积极的措施、先进的技术达到低碳环保的效果,便是题中之义。对于滨湖而言,建设城市文明和生态文明要共同发展,而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很高。通过控源截污,大力改造水环境,建设山清水绿的生态美景,长广溪湿地继一期之后,明年将启动二期建设,污水管网明年上半年也将全部铺设到位,全面完成控源截污任务。滨湖将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在山水之间发展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并向高端产业进军;传统产业则将全面提升,淘汰落后工艺,通过改造实现升级。

    【核心】

    在促进发展成果普惠上求突破,致力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努力建设幸福安康首善城市,推动发展由注重经济增长向更加关注民生转变

    全力实施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全力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力发展社会事业

    全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全力加强社会管理……

    ———摘自《建议》

    [会场实录]  

    “寓强于富、普惠于民。”何以富民?如何让人幸福?与会者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认为要通过产业调整、人口素质的提升等措施来大幅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也要通过一些实在的举措帮扶困难群体,大幅度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其中,困难群体与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十分重要。市民政局局长毛建新认为,过去五年,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领域已经开始向“普惠于民”发展,下一个五年要把提升“普惠”的水平放到议事日程。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层次将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因人施助提升幸福感。对老年人而言,未来五年的老年生活将更为便捷与舒适,推动“生存型”养老向“幸福型”养老转变。“十二五”期末老年人口将达到114万,而五年期间无锡将实现“每个社区都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点”。

    在各类惠民工程的推进、公共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普惠水平提升的同时,服务水准也直接影响到“普惠于民”的力度。市社保中心主任杨乔良表示,《建议》对“民生”给予了很重的笔墨,“普惠于民”需要优质的公共服务。“十二五”期间社保经办服务机构将从现有的“三级网络”拓展到“四级网络”,拓展到社区、村,到时无锡人在家门口就能报销医药费。事实上,许多事关民生的服务网络都开始把触角延伸到社区、村,“十二五”期间更多民生服务将走进无锡人的家门。未来五年中,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十五分钟生活圈”里,服务会日渐丰富。 

    【核心】

    在深化改革开放上求突破,致力加快建立符合市场化取向、有力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必须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上创新突破,实施融入世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建设体制机制活力城市,推动改革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向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转变、开放由“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转变

    探索建立人才发展的特别导向、特别政策、特别机制、特别环境,大力建设“人才特区”。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优化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激情和活力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深化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以及管办分离等体制改革,理顺职能分工……

    ———摘自《建议》

    [会场实录]

    最近几年来,无锡以“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为引领,大力引进科技创新领军型人才,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锡率先转型依然面临着高级要素的巨大缺口。”上海市社科院研究员浦再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他认为,如果说无锡第一次转型主要靠吸纳资金和中低端人才,那么,第二次战略转型的关键就是解决好技术资本和人才资本这两大高级要素的缺口问题。市人保局局长张立军认为,什么样的产业决定了能吸引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结构的优化,一是靠个人的努力,二是靠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而后者,往往更具有全局性和决定性。

    从总体上讲,无锡在构建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发展环境方面,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整个长三角乃至全国都处在领先地位。这是无锡新时期转型发展的优势和有利条件。要转变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说,必须对政府管理体制、社会发展体制、市场运行体制等多种体制进行深刻调整。在浦再明看来,无锡要实现率先转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经济,必须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转型。“特别是要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和发展服务经济的市场环境,改善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转型发展的顺利推进。”

(责任编辑:侯彦方)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