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但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避免四个误区。
误区之一: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同于“大众化”。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具体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努力探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推动了重大的理论创新。但这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本身并不能说明它已经为普通大众所掌握。应该说,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面貌并不十分了解,而且还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解,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有一个“大众化”的过程。因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创造者是人民,只有人民群众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不断向前推进。
误区之二: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同于“庸俗化”。这在当前的理论界研究中十分突出,其理由在于,作为一种以资本逻辑审视当下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实践逻辑引领当下社会发展理论、以解放逻辑为原则高度下对其他社会思潮进行批判性“互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怎么能够“大众化”呢?不要说普通大众难以去阅读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就是专业工作者都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庸俗化”论者所担心的是“大众化”会损毁马克思主义本来面貌,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怎样“大众化”的确是一个难点,但不容回避。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多写出优秀的“通识教材”,在一定意义上,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仍具有着重要的启迪价值。
误区之三: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态生成”等同于“静态完成”。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过程,既是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统一认识的过程,也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意志、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首先是一个大众化的过程,即在先进的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并得到认同、被接纳后逐步向工农大众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创始者身体力行,艰辛努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道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阶段。毛泽东总结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要求,并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干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遇到新问题等都内在地要求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中国化和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看作是一劳永逸地完成,是以终结论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势必葬送马克思主义。
误区之四: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同于“教条化”。一种理论的迅速普及,一般来说要将该理论进行体系化,并概括为几种原则、几点范畴、几条原理。这种做法是常有的,而且非常有效。但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文本来讲,马克思并没有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一种“体系化”的建构,这是由其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共产主义,一切的理论服从实践的需要,“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正是基于实践的品格,马克思从来不以一个“纯粹学者”介入到社会现实中去,体系化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了宣传与普及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快速成为工人阶级的理论武器而做出的理论概括。但是这种体系化也同时带来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化的问题,比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种简单化不能说是错误,但问题在于如何将理论引向深入。“教条化”就是拒绝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简单化的态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