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明:缓解拥堵是项系统工程

2010年04月15日 09:1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3E交通系统咨询公司高级规划师 徐康明

  继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改善交通的重中之重,而发展公共交通的核心是打造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

  缓解城市交通状况应该在“通”字上做文章,一个城市的政府有能力也有义务确保城市公共交通的通畅、非机动车出行的通畅、步行出行的通畅以及涉及民生和经济活动所需货物流通的通畅。政府应该将有限的财力以及道路土地等公共资源用于优先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非机动车交通体系、行人交通体系和物流体系。

  北京交通发展的历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的城市规模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扩张,伴随而来的交通问题是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解决交通问题重点是扩展和改善城市的道路网络;90年代中后期,私人小汽车的拥有率和使用率迅猛增加,此时中心城范围内的道路网络扩张和道路扩建已基本完成,从而造成机动车拥堵的区域逐渐扩大,拥堵时间逐渐增加;进入21世纪后,北京机动车数量还在逐年增加,而城市道路系统已不具备扩张可能,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共识,这一阶段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策略是道路和公共交通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

  奥运会期间,北京采用了“双管齐下”的交通良策,即鼓励市民选用公共交通出行的同时,对机动车的使用进行了限制,实施了国内以及历届奥运会规模最大和持续时间最长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虽然这是一种临时性的策略,但城市的决策者和市民认同了这种缓解交通立竿见影的战略举措。

  当前,北京应采取多管齐下、协同并进、超前谋划的发展思路来破解交通拥堵顽疾。首先,继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是改善交通的重中之重,而发展公共交通的核心是打造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即注重全面协调地发展轨道交通、快速公交、提升常规公交的服务水平,同时创新和引进其他公共交通模式。其次,大力改善非机动交通的出行环境和停放车设施,维持和提升非机动车的出行比例,同时进一步完善行人交通的出行环境。根据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以及经济发展的趋势,打造一套便利、高效、低能耗的城市物流体系。

  城市的道路资源总是有限的,交通系统过多的资源消耗会制约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加大交通设施供应的同时,必须注重在交通需求管理方面下功夫。实施科学与公平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是改善城市交通必不可少的战略举措。

  改善城市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改善城市交通的策略必须多管齐下,既要注重建设交通设施,同时又要重视尽可能减少机动车出行的需求;改善交通的措施既要有政府主导性项目,又要运用经济杠杆,同时还要鼓励市民支持或主动参与各项“排堵”措施。多管齐下改善交通的各项措施只有协同并进才能发挥效果。改善首都交通的策略必须超前谋划,既要注重缓解当前交通拥堵的燃眉之急,又要思考城市发展和民生需求。

(责任编辑:侯彦方)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