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希望工程为贫困地区学生带来希望

2009年01月05日 18:4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子房先生

 专题:改革开放30年系列述评之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提起“希望工程”,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那张“大眼睛”照片。那是一张黑白照,片中一位小姑娘手拿铅笔,睁着一对大眼睛望着前方。“我要读书!”正是当时很多贫困家庭孩子共同的呼声。

    1989年,全国各项工作稳步进行。但贫困地区教育的落后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当时,我国尚有2亿文盲,约1亿贫困人口,而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就有109万人!尽管政府逐年增加教育投入,但年人均教育经费仍不足40元,列世界倒数几位。那时,全国有592个贫困县,基础教育面临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面对这一情况,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经过详实的社会调查,于1989年10月推出了公益项目──希望工程。它通过募集民间捐款创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改造乡村小学危旧校舍,援建希望小学,使贫困地区品学兼优、但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孩子重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这项被命名为“希望工程”的救助活动得到了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是老一辈革命家的赞许和支持。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同志为此题了词:“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形成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好风尚。”聂荣臻元帅的题词是:“为了孩子,为了未来。”后来,邓小平同志曾两次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并亲笔题写了“希望工程”四个大字。

    希望工程的设立,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人们慷慨解囊,各种捐款如雪花般纷至沓来。截至2007年底,希望工程共收到海内外捐款近40亿元人民币,资助贫困学生390万名,援建希望小学13000余所。

    希望工程的社会意义体现在:首先,它是教育扶贫工程。它提高了贫困地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降低了辍学率,改善了办学条件。

    其次,它是民心民情工程。它帮助了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维护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力,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而更为重要的是,它是社会教育工程。尽管在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上,希望工程的融资量与国家投入相比微不足道,但它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极大地教育了社会大众。因此,希望工程是一项净化心灵的壮举,是一项社会改造工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十几年来,希望工程圆了贫困地区百万青少年的求学梦,更让他们体会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爱护。全国所有青少年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如今,“大眼睛”女孩已经成为银行白领,很多受捐助的贫困学生已经完成学业,改变了自身命运,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回报社会。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让我们一起点亮希望、牵手未来!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