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决定性一步

2008年12月01日 16: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风行之
     专题: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述评之1978 1979 

    1980年2月1日,国务院下达《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并发出通知,指出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它不仅涉及财政收支结构、财权划分和财力分配的调整和改进,而且也涉及计划、基建、物资、企业、事业等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对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处在先行的位置。最开始,是从1978年至1979年,国家实行的是“比例分成、增收分成”的财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给国家和地方带来了相应的税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到了1980年,国家为了贯彻落实“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对地方财政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办法。这标志着财政管理体制从“中央集权为主”向“分级包干”转变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俗称“分灶吃饭”,即按照经济管理体制规定的隶属关系,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支范围,收入实行分类分成,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和调剂收入,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范围按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当时,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通过并公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同时,对中外合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人继续征收工商统一税、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这样,就初步形成了一套大体适用的涉外税收制度,适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初期引进外资、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工作的需要。

    可以说,“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是建国30年以来财政管理体制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突破了“统收统支”集权为主的老办法,改“大锅吃饭”为“分灶吃饭”;它令责、权、利三者挂钩,多收多支,少收少支;该体制一经实施,五年基本不变。这大大调动了各级政府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当然了,这种体制也存在着收入按隶属划分,容易助长因权属而人为割据经济发展和利益的弊端。同时,在改革实行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中央预算收支难以平衡;地方企业收入下降使地方固定收入减少;全国投资规模不易掌控甚至完全失控、以及重复建设严重等状况,使这一体制很难严格执行,或是在实践中进行了许多调整,之后又将收入“分类分成包干”改为“总额分成包干”的办法。

    直至1988年和1994年,分别实行了“收入递增包干”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进。经过这些对财政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才促使财政管理体制实现了由统收统支的中央集权到分级包干体制的转变,由分级包干又到分税制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其在服务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地方经济,壮大地方财政实力等方面的重要调配作用。

    1998年后,我们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财政体制,并卓有成效地实施了财政政策,可以说这一切都与最初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这一财政管理政策变革密不可分。由“大锅饭”到“分灶吃饭”,我国的财政管理理念进行了关键性的扭转,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为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评论:

    1978年,喇叭裤引领着时尚的潮流

    1979年:广告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助推器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