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新军衔制开启新时期军队建设新篇章

2009年01月04日 06:50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阿波罗

 专题:改革开放30年系列述评之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1988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正式实行新的军衔制。

    其实,早在建国初期,我军就已经开始实行军衔制。1955年,曾举行了大规模的授衔仪式。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当时不少人对军衔制度存在着偏见,认为军衔制是教条主义或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不符合我军的实际。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加上军衔制度本身也不够完善,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取消军衔制度的呼声日渐高涨。1965年,已经实行了10年的军衔制被取消。从此,我军进入了长达20余年的“无衔期”。

    取消军衔制度后,由于军队等级制度不健全,没有外在的等级区别标志,逐渐在军官成长、军队指挥以及与外军交往等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左”的思想影响的不断清除和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目标与任务的提出,重新实行军衔制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79年9月总政治部在全军干部工作会上提交《恢复军衔制度的初步方案》。同年11月,总政治部向中央军委呈报《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请示报告》,正式以文字形式提出“恢复军衔制”的建议。1980年3月12日,邓小平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军队还是要搞军衔制。搞不搞军衔制,也是组织路线问题。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1982年初,中央军委常务会议正式做出“恢复军衔制”的决定。

    “恢复军衔制”的大方向虽然已经确定,但由于当时军队建设积累的问题较多,短时间内实行军衔制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如军队整体规模过大,编制体制不顺,官兵比例不合理,各级领导班子臃肿、年龄老化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军衔制的顺利实施。因此,中央军委决定:“军衔制只有在精简整编完成后才能实行”。为了完成这项历史性的任务,中央军委缜密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准备工作。

    从1982年下半年到1983年春,中央军委着手进行军队体制改革和精简整编,对军、师级领导班子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使军、师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有所降低,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也有一定提高。1983年5月,中央军委成立了“全军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负责实行军衔制的准备工作。1984年5月31日,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果断地提出割断1965年以前的军衔体制,“实行新的军衔制”。1987年12月30日,中央军委常务会决定,1988年国庆节前实行新的军衔制。1988年4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草案)》提交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审议。同年7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当天以国家主席令予以公布施行。军衔条例的颁布,是我军新军衔制正式立法的重要标志。7月2日,中央军委颁发评定授予现役军官军衔工作的指示,规定全军应在当年8月底以前,“完成实行军衔制度的动员教育、军衔鉴定和军衔评定工作”。据此,全军军衔评定工作正式展开。至当年8月底,评衔工作基本完成。

    就在实行新军衔制的准备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完成了百万战略大裁军。经过这次裁军,中央军委所属总部机关人员精简近一半,原来的11个大军区精简合并成7个,减少军级以上单位31个,人民解放军兵员总额从1975年高峰时的661万减到1985年的300万。这次百万大裁军并非简单的大减员,而是战略性结构调整。全军减少了大军区和军官的数量,却增加了陆军航空兵部队、海军舰载机部队、电子对抗部队等新兵种,他们一一填补了我军编制上的空白;撤销了铁道兵、基建工程兵等兵种,却首次组建了诸兵种合成的集团军,集团军内特种兵成分首次超过了步兵,开始走向摩托化、机械化、电子化。这些历史性的变化表明,经过大裁军,走上精兵之路的中国军队在质量上已经攀升了一个新台阶。

    至此,实行新军衔制的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

    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授予上将军官军衔仪式,洪学智等17位戎马一生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揭开了新军衔制授衔的序幕。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施新的军衔制度。

    这一新军衔制既不属于“东方型”军衔也不同于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型”军衔,是一种独特的军衔类型。我军新军衔制共设3等11级:将官: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1994年,根据新军衔制实行以来的实际情况,取消了一级上将衔,最高军衔以上将“封顶”,即最终形成了3等10级的军衔模式。这一设置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的国情军情,充分体现了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特点。

    军衔制被取消23年后,新的军衔制度又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人民解放军走向现代化、正规化的重要标志,开启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新篇章。一方面,军衔制度是一项国际性的现代军阶制度,实行新的军衔制有利于促进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也使新时期与外军交往工作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人民解放军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当年“小米加步枪”的游击队,而是肩负重大使命的国防军,而实行新的军衔制则无疑有利于军队的正规化建设。

    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更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对“人”的影响,因为它有效地规范了干部管理体系。新军衔制对部队干部们形成了非常有效的鼓舞和鞭策,随着军阶的提升,优秀的军官恪守天职,赢得荣誉,逐渐成为新型军队的指挥中坚。从1988年至今整整20年间,新军衔制度已使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军官脱颖而出,形成梯队,肩负起了强军卫国的光荣使命。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