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作家叫“莫言”

2009年12月19日 09:19   来源:解放日报   郝铭鉴
    莫言我是见过的,还在一个桌上吃过饭。别看他一脸农民的憨厚,只要打开话匣子,绝对是位“侃爷”。我曾听过他在天津大学的演讲,那天他从家乡高密谈起,一路潇潇洒洒,谈近代历史,谈小说创作,真个叫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主持人让他用一句话作结,他随口就来了一句“天大地大不如天津大学大”,大匠运斤,机趣横溢,赢得全场掌声雷动。这样一位能说会道的作家,偏偏取了个笔名叫“莫言”。

    莫言本人曾作过解释,他说这个笔名和少年时代的一段生活经历有关。不过,在我看来,这与其说是个人的选择,不如说是在无意之中,透露了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取向。不相信吗?那我问你,毛泽东的女儿叫什么名字?毛泽东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李敏,小女儿叫李讷。这两个名字可不是随意取的,它们来自《论语》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连毛泽东都信了孔夫子的话,推崇这个木讷的“讷”字,那作家让自己的笔名叫“莫言”,有什么可奇怪的?

    当然,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开始并非如此。“不学诗,无以言”,那时候的社交语言一定充满诗意。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涌现过一批纵横捭阖的演说家。孔夫子也许是针对这一现象而提出“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吧。然而,随着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建立,随着一项项“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政策出台,中国人终于学会了“三缄其口”,并且把木讷视为一种修养,一种品德。于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少说为佳”成了我们的“祖训”。一个人要是嘴皮子利索一点,他得到的往往是高谈阔论、花言巧语、巧舌如簧、夸夸其谈之类的恶谥。在日常生活中要斥责一个人,最常用的一句话便是:“你给我闭嘴!”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无声的中国》,“无声”正是“闭嘴”的结果。

    文化传统有着顽强的渗透力。记得当年在学校读书时,老师都要求学生挺直腰板,把双手放在背后,“鸦雀无声”被视为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学校和家长重视的是学生的外语记忆能力、数学解题能力、语文背诵能力、书面写作能力,而唯独不重视口语表达能力。结果,文章可以写得花团锦簇,辩论场上却是口将言而嗫嚅。国际友人韩素音曾为中国学生的“老实”感慨,她说,在该说话的场合,中国学生往往表现为下意识的“不吭声”,不敢说话也不会说话。

    再比如说干部选拔。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培养和选拔干部有着严格的程序,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政治审查、业绩考核、群众评议,直至推出公示制度,不可谓不慎重,不可谓不周密。然而,口语表达能力却还不是一项必须考虑的条件。2004年9月,“首届世界大城市高层论坛”在我国江苏南通举行。这届论坛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凡是中国市长发言,与会代表都会接二连三地离场,到外面喝咖啡、抽香烟。新华社记者为此作了个调查,原来人们认为中国市长说话缺乏个性,不但习惯于“穿靴戴帽”,而且采用的是千篇一律的“话语系统”。“论坛”结束以后,《中国青年报》曾发表了一篇别具一格的报道:《中国市长亟待提升说话水平》。

    一个人的“说话水平”,其实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了这个人的素质。善于口头表达的人,那是和他的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和经验丰富分不开的。当年在口语表达方面,毛泽东的风趣、刘少奇的醇厚、周恩来的机智、陈毅的豪爽,都曾成为国人的骄傲。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交际的社会,口语能力更成了一种生存能力。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作为一个作家,你尽可以取名叫“莫言”,但在社会生活中,还是要能言、善言、敢言。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