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社会科教 > 正文
中经搜索

时势造专家

2009年12月16日 07:23   来源:红网   曾德凤
    所谓时势造专家,乃是套用时势造英雄而创造的一句冒牌谚语。不过,这绝非我无中生有,目下的社会土壤,最适合专家成长了。在我中华大地上,成千上万形形色色的专家正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蔚为壮观。

    防毒专家。而今,都市里的绝大部分家庭主妇主男,在进入菜市场时,都清醒地意识到,哪些菜要小心翼翼地买并处理。比如说,菜市场里的豆角、空心菜、小白菜、黄瓜等就不能肆无忌惮地大买一气,因为这些菜,是吃农药的大王,最好如避大麻疯一样敬而远之。如果久没有吃这些菜了,防范意识薄弱的嘴巴想解一解馋,那也可以买一点,但要经过严格正宗的科学处理,方才平安无事。豆角、小白菜至少要用水泡半个小时以上,沾在表皮上的农药才有可能不再杀气腾腾。而对空心菜,就要更多地费一番心思,要把它的空心茎撕开后再用水泡,不然,水难以进入空心茎内,那里面沾有的农药,仍然有可能在吃后发威。而对黄瓜,则需把皮统统削了,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仿佛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防毒专家。不是国人特别精明,乃被逼无奈,时势造专家也!许许多多菜市场,农药为非作歹,它们全副武装,躲在蔬菜的背后。买菜者进入菜市场,就如进入了雷区,一不小心,便有可能被炸得人仰马翻!聪明的国人,便不得不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且技能日精。天长日久,大批大批专家应运而生,进暗藏地雷的菜市场,如入无人之境。

    打折专家。进入商场,都市人的打折意识比任何其它国家的都市人都强。把商品打成七折八折,那根本不叫本事;把商品打成五折六折,那也是小儿科;把商品打成两折三折,那才叫有点本事。当然,也可以奢望把商品打成零折,不拿白不拿,但那是不可能的。不是国人特别精明,乃被逼无奈,时势造专家也!在许许多多商店,尤其是一些私营商店里,某些商品打折打到了疯狂的地步。比如说玉石,一只玉手镯,标价三五千,如果你冒充比尔.盖茨,一分钱价也不还,便把它乐呵呵地收入囊中,那你便冤得一塌糊涂了。那玉手镯,如果你有打折意识的话,花三五百块钱,完全可以攻下。如果你足够精明,一两百块钱让店家举手投降,也不是扯着头发欲上天一样难。商家的作派,渐渐培养起了购买者强烈的打折意识,有矛就有盾嘛!而今,绝大部分都市人,都自然而然成了打折专家。没有打折意识的购买者,已是稀有动物,像大熊猫一样了!

    环保专家。如今的都市人,不买新房者已很少了。而买新房,就得装修。往往一场装修下来,人人都成了环保专家。什么材料可以放心大胆地用;什么材料应该小心翼翼地用;什么材料用多了可能甲荃超标;什么材料可能具有放射性;什么材料可能导致过敏,等等,他们如数家珍。不是国人特别精明,乃被逼无奈,时势造专家也!现在的装修,如果装修者把材料等统统包给了装修商,自己当甩手掌柜,很可能酿成大祸。一些家庭因为装修不用心,自己或小孩遭了殃,得白血病者有之,呼吸道感染者有之,过敏者更是家常便饭,还有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也纷纷找上门来。于是,新房装修者不得不亲自监督买装修材料。很大一部分新房装修者甚至对监督都放心不下,自己亲自操刀买材料。对什么材料合格什么材料不合格,他们不厌其烦地向已装修了新房者请教,特别有门路或者特别有恒心者,还千方百计向专家求教。什么有发射性的材料,什么甲荃超标,什么这个毒那个毒,全逃不出他们的火眼金睛!他们比绿色和平组织成员还绿色!一场装修下来,他们不变成彻头彻尾的环保专家,除非是二百五,大脑腐败了!

    在我们这块盛产专家的土壤里,除了出产上述专家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其它各类专家争先恐后冒出来。如果世界各地需要输入各色专家,中国可以毫无节制源源不断地大量出口,把外汇赚得盆满钵满!如此,祖国要不强大都不可能!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