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社会科教 > 正文
中经搜索

不遵守红绿灯也算文盲太牵强

2009年12月09日 13:31   来源:中国网   徐云鹏
    昨天(7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由重庆市教委、西南大学扫盲中心编写的《新编实用扫盲教材》里,“文盲”被重新定义,不遵守红绿灯也算“文盲”。该教材的副主编、重庆教科院王永辉表示,教材里的内容都是教给人们怎样融入社会的基本能力,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红绿灯的意思,但就是不根据提示行动,这也有“文盲”的意思在里面。(12月8日中国广播网)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类似如何教育孩子、家庭理财、环境污染、妇女保健、家庭急救、家电使用、公共安全、公用符号识别以及如何看说明书等与民众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知识,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基本常识的必备。这方面知识的贫乏,会成为新“文盲”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若是说不遵守红绿灯也属于“文盲”,着实是太有些牵强附会了。因为行人不遵守红绿灯,实际上属于道德范畴的事情。“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们在幼儿园就得学会的生活常识,也是人人应知与恪守的社会公德。在街路上随便问一个人,都肯定知道闯红灯是不对的,闯红灯也是《道路交通安全法》所禁止的行为,在道德和法律上都行不通。在重庆编写的这本教材当中,把不遵守红绿灯规则和不懂红绿灯的含义混淆起来,这种不科学分类不仅不利于依法规范行人通行行为,还会误导纠正闯红灯现象的努力方向,使之成为舍本求末、缘木求鱼,削弱治理工作的实效,进而导致行人闯红灯现象愈演愈烈,不可救药,严重危害交通秩序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不可否认,对于众多善闯红灯者而言,“不识”是假,“无视”才是真,大多是明知故犯,骨子里就把闯红灯当成小事一桩,而满不在乎。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其严重后果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而且违反了道路交通规则,影响了交通秩序,严重威胁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方面的惨痛教训更是不胜枚举。

    从根本上说,行人不遵守红绿灯,是道德范畴的事情,而不是“文盲”问题。行人不遵守红绿灯,更多的还是反映出了他们主观责任意识的淡化,即内在修养和道德良心上的缺失。同时行人遵守红绿灯规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义务,一些人闯红灯,也说明了他们的社会正义感不强。毕竟,道路交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也是一个责任共同体,需要弘扬“我对人人负责,人人对我负责”的道德风尚,共唱和谐文明的交通曲。

    其实,行人之所以不遵守红绿灯,关键还是违法成本的太低。换句话说,是由于对行人闯红灯管理不严、处罚太轻、成本较低,没有触及到违法者的痛处,所以说闯红灯也就不在话下了。因此说,要解决行人闯红灯这一执法难题,必须在不断强化道德义务和守法意识的基础上,提高行人交通违法的成本,让行人不愿违章、不敢违章、不能违章,从根本上、源头上杜绝闯红灯。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